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劍 緣——祭拜蔡威烈士之旅

馬玉萍

<h3>2019年11月13日,我們馬家兄弟姐妹一行5人,懷著崇敬的心情,來到了福建寧德,來祭拜一位無名英雄,來瞻仰一把神秘寶劍,來聆聽一個傳奇故事。</h3> <h3>83年前的1936年,春季。四川丹巴,金川江畔。兩位紅軍干部站在江邊在傾心交談。他們是長征剛剛到達這里的紅四方面軍二局局長、破譯專家蔡威(左)和時任電臺報務(wù)主任的馬文波(家父)。在這里,他們有一段至關(guān)重要的對話。望著滔滔江水,蔡威感慨地說:“丹巴以下,就是大渡河了?!瘪R文波說:“看到大渡河,就讓人想起了兵敗江邊的石達開?!辈掏f:“是??!你想不到吧,石達開隨身佩戴的那把寶劍,現(xiàn)在還保存在我們蔡家呢?!薄班??石達開的佩劍?”馬文波有點兒驚奇,“那一定很名貴的?!薄笆堑?,我見過。非常鋒利,的確是件珍寶。從這件事上講,我的祖先愧對農(nóng)民起義軍啊?!辈掏@得有點兒傷感。他還談到自己是福建人,祖上在清朝時曾做過官。并說自己已經(jīng)成婚,并有一個兒子。這段對話深深地印在了馬文波的腦海里,并在50年后,成為解開蔡威身世之謎的重要線索,而那把寶劍則是一個關(guān)鍵證據(jù)。</h3> <h3>這是蔡威離家前留下的照片。蔡威,1907年出生于福建福寧府(當今的寧德)的一個大戶人家。當時取名景芳,學(xué)名蔡澤鏛。蔡澤鏛在上海大學(xué)讀書時,受其導(dǎo)師瞿秋白和惲代英的影響,于1926年加入了中國共產(chǎn)黨。1927年,蔡澤鏛得知自己的兒子出生,但出于秘密工作紀律的要求,他沒能回家看望妻兒。不久因工作需要,他化名蔡威,從此蔡澤鏛在家人的視野中消失。在上海中共中央“特科”舉辦的報務(wù)員訓(xùn)練班,蔡威學(xué)習了無線電通訊技術(shù),成了一名報務(wù)員。1931年10月,他受周恩來派遣,和宋侃夫、王子綱、徐以新一起,奔赴鄂豫皖蘇區(qū),到紅四方面軍去創(chuàng)建無線電臺,開辟無線電技術(shù)偵查工作。蔡威是一位無線電奇才,他集“聽風者”“看風者”和“捕風者”于一身,能聽懂“天外之音”,可解讀“無字之書”。他以驚人的毅力和天才的智慧,破譯了敵人的多種密碼,截獲了敵人大量的電報,為粉碎反動軍閥對蘇區(qū)的多次“圍剿”和“圍攻”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在決戰(zhàn)時刻發(fā)揮了關(guān)鍵作用,被譽為“軍中活菩薩”。同時,為長征途中的中央紅軍提供了敵軍情報,為紅軍取得長征勝利做出了重大貢獻。然而,令人痛心的是,在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的長征,在多次穿越雪山草地之后,在第三次走出草地不久,在長征即將結(jié)束、三軍就要會師之時,蔡威因勞累過度,染上重病,不幸犧牲在甘肅岷縣朱爾坪(現(xiàn)在的卓坪村),時年29歲。一個年輕的、閃光的生命就這樣消失了。朱德、徐向前、陳昌浩、李先念、許世友和紅軍將士及當?shù)乩相l(xiāng)1000多人參加了蔡威的葬禮。</h3> <h3>這是蔡威4歲時和母親林鶯的合影。林鶯是一位名門閨秀,她的父親林理齋是清朝舉人,并參加過孫中山的同盟會。林鶯的哥哥林振翰曾任四川鹽運使、寧波鹽務(wù)稽核所經(jīng)理。林振翰對蔡威的學(xué)業(yè)和秘密工作曾給予過幫助。</h3> <h3>這是蔡威13歲時(1920年)與家人在自家庭院里的合影。后排左2是蔡威,前排右1是其父蔡祖熙。蔡威的祖上是寧德一帶的名門望族。他的曾伯祖蔡步鐘在清朝同治年間曾任四川雅州知府。蔡威的父親蔡祖熙,是前清舉人,曾任翰林院編修、湘潭知府。后因不滿清朝的腐敗,而隱居家鄉(xiāng),專事教育。蔡家歷代共出過20多位七品以上官員。出生在這樣一個殷實富足的家庭,蔡威本應(yīng)享受安逸的生活,但他卻選擇了革命,選擇了為勞苦大眾求解放的艱辛道路,并為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h3><h3><br></h3> <h3>革命成功了,新中國建立了,蔡威為之奮斗的目標實現(xiàn)了。蔡威的幸存下來的戰(zhàn)友們都成了開國的功臣,他們踏上了保衛(wèi)和建設(shè)新中國的嶄新崗位。然而蔡威卻永遠長眠在了黃土高原之上。這讓他的戰(zhàn)友們心緒難寧。尤其是他的那句“為了明天,我們要干??!”的召喚,更是時時在戰(zhàn)友們的耳畔響起。戰(zhàn)友們以各種方式宣傳蔡威的英雄事跡,同時也在打聽他的家鄉(xiāng)和家人的下落。蔡威的親人在哪里?他們過的好嗎?這個問題成為蔡威的戰(zhàn)友們揮之不去的心結(jié)。但是,因為蔡威所從事的工作的極度保密性,再加上戰(zhàn)爭的原因,資料沒有保留下來,所以除只知道他是福建人外,其他有關(guān)他身份的信息一概缺失。所以,幾十年里尋找無果。與此同時,蔡威的親人們也一直在苦苦地尋找。他們不知道蔡澤鏛已化名蔡威,一直在四處尋找蔡澤鏛,而蔡澤鏛卻杳無音信。蔡威的妻子薛品瑄在兒子9歲那年,在孤苦和思念中溘然長逝。蔡威的兒子蔡作祥因祖上留下的田產(chǎn)和房屋,而被劃為地主,并被從銀行職員的崗位上下放到農(nóng)村務(wù)農(nóng)。盡管生活艱難,疾病纏身,蔡作祥仍然沒有放棄對父親的尋找。他四處奔波,多次赴福州和上海,尋找父親蔡澤鏛。雖也有一些蛛絲馬跡,但沒有形成有力的證據(jù)鏈條,父親仍然下落不明。蔡作祥48歲那年,終因積勞成疾,而過早地離開了人世。臨終前,他囑咐他的兒女們:“你們不要忘記祖父,要繼續(xù)尋找。找到祖父,一定要把他跟祖母葬在一起?!?lt;/h3> <h3>轉(zhuǎn)眼到了80年代,蔡威的戰(zhàn)友們紛紛從工作崗位上退了下來。擺脫了昔日的繁忙,閑暇下來,他們更加思念蔡威,更加惦記他的家人。他們決定下功夫?qū)ふ也掏募亦l(xiāng)和親屬。于是,徐深吉、宋侃夫、王子綱、馬文波(上圖)、陳福初、肖全夫、李永悌等,一批蔡威生前的戰(zhàn)友,開始了深度的尋找。他們通過寫紀念文章登報、實地查訪等多種方式,進行尋找。地域限定在福建省。查訪中,曾有一戶福鼎縣的張姓人家前來認親。當講完情況后,大家覺得有些情況似乎有點吻合,正準備認定時,馬文波記起了金川江畔蔡威和他所講的石達開佩劍一事。問起佩劍,張家一頭霧水。于是馬文波主張慎重認定,再進一步尋找證據(jù)。后經(jīng)查證,張家的確不是蔡威后人,隨即被排除。此時,找到石達開的佩劍成了確定其家鄉(xiāng)和親人的關(guān)鍵所在。在查找了歷史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太平天國博物館等知名博物館之后,佩劍依然沒有蹤影。于是老戰(zhàn)友們決定由馬文波作為代表,去福建實地查訪。于是我的父親馬文波,不顧自己患有高血壓且已是74歲高齡的老人,攜妻子金瑞英和兩名工作人員來到了福建。在福州軍區(qū)和當?shù)卣膮f(xié)助下,幾經(jīng)周折,在福建寧德找到了青鋼寶劍的傳承人蔡作柯。蔡作柯已經(jīng)80多歲,他是蔡氏家族收藏石達開佩劍的唯一健在的見證人。據(jù)蔡作柯介紹,他的高祖蔡步鐘曾任四川雅州知府,大渡河安順場屬雅州管轄。太平天國翼王石達開兵敗大渡河,落入清軍之手,被處死。此事發(fā)生在蔡步鐘任雅州知府任內(nèi),于是石達開的佩劍就落到了高祖蔡步鐘手里,從此,這把青鋼寶劍就成為了蔡家的傳家寶。因蔡作柯系蔡家長孫,因此成為了寶劍的傳承人。寶劍在他手中保存了多年。建國后的1956年,他響應(yīng)政府號召,把寶劍上交給了政府文物部門,后來他就不知道這把寶劍的下落了。</h3> <h3>根據(jù)蔡作柯老人的回憶,馬文波一行又進行了進一步查找,終于在福建省博物館的倉庫里,找到了這把石達開的佩劍(上圖)。這把劍有三尺多長,劍柄的前面刻有“青鋼寶劍”四個大字,劍身上有二龍戲珠的精細花紋,亮晶晶,光燦燦,非常鋒利。歷史和現(xiàn)實完全吻合了。確鑿的證據(jù)證明蔡威就是50年前失蹤的蔡澤鏛,寧德就是蔡威的家鄉(xiāng),寧德蔡家就是蔡威的親屬,蔡述道、蔡述波就是蔡威的嫡孫。</h3> <h3>這把劍有劍無鞘,原因是在日本侵占時,一個日本大佐得知消息后,派人上門搜查。蔡家人推說劍已丟失,只把劍鞘交了出去,從而保住了寶劍,而劍鞘則再無下落。</h3> <h3>馬文波解開了石達開佩劍之謎,確認了蔡威的身份之后,興奮至極。回到北京之后,他冒著酷暑,日夜伏案疾書,很快寫出了《關(guān)于蔡威同志籍貫的調(diào)查報告》,征得戰(zhàn)友們的同意后,呈報給了總參三部黨委,并報告了徐向前元帥和國家主席李先念。徐向前元帥看后感慨萬千,于1985年9月12日作出批示:蔡威是一位優(yōu)秀的紅軍干部,在無線電偵查工作方面是有獨特建樹的。他的遺屬理應(yīng)享受烈屬待遇,請中辦告福建閱辦。</h3> <h3>1985年9月14日,時任國家主席李先念辦公室轉(zhuǎn)來了李先念的批示:先念同志說,他熟悉蔡威同志。蔡和宋侃夫、王子綱等同志對四方面軍無線電通信和偵查工作,做出過重要貢獻。以往,他在許多場合都講過蔡威同志的事情。</h3> <h3>1986年7月,蔡威曾經(jīng)的直接領(lǐng)導(dǎo)、原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徐向前元帥揮筆題詞:無名英雄蔡威。</h3> <h3>2007年,寧德市委、市政府將蔡威故居辟為“蔡威事跡展陳館”。原軍委副主席遲浩田上將為展陳館題寫?zhàn)^名。</h3> <h3>1998年5月,在甘肅岷縣卓坪村(原名朱爾坪)找到了蔡威烈士的遺骨?!盃敔?,我們來接你回家了!”隨著蔡威的長孫蔡述道的一聲泣拜,令在場的百余群眾無不動容。在蔡述道和政府相關(guān)人員的陪護下,蔡威的遺骸回到了寧德故鄉(xiāng),與其妻子薛品瑄合葬在麒麟山公墓。60多年的等待,60多年的追尋,漂泊了60多年的烈士英靈終于魂歸故里。</h3> <h3>總參三部撥出專款,為蔡威烈士塑立了銅像。蔡威的親屬得到了烈屬待遇。蔡威故居成了國家級革命傳統(tǒng)教育基地。</h3> <h3>馬文波和他的戰(zhàn)友們的心愿得以完成,他們可以欣慰地面對他們的老領(lǐng)導(dǎo)蔡威的忠魂了。這是馬文波和蔡威的孫子蔡述波1985年的合影。那時,蔡威唯一的、從未見過面的兒子蔡作祥已經(jīng)離世多年,他雖然苦苦尋找了數(shù)十年,但,最終還是沒能等到父親蔡威下落水落石出的這天。</h3> <h3>如今,蔡威的孫子蔡述波已從公務(wù)員的崗位上退了下來,從事蔡威事跡的宣講工作。(蔡述波的哥哥蔡述道已于幾年前離世。)</h3> <h3>我們一行5人在寧德市蕉城區(qū)副區(qū)長、蔡威研究會會長陳國秋和蔡威之孫蔡述波的引領(lǐng)下,來到了蔡氏家廟,也就是蔡威事跡展陳館門前。照墻上是“蔡氏家廟”四個大字。</h3> <h3>這是蔡氏家廟的大門?!案=▽幍虏掏芯繒焙汀案=▽幍虏掏论E展覽陳列館”的牌子赫然在目。</h3> <h3>家廟的前院有一個水池,上面有一座小橋叫“半月橋”。蔡威13歲時,曾在這座小橋旁和全家人留下了一張珍貴的合影(見前)。</h3> <h3>陳國秋會長介紹家廟修建時的情況。</h3> <h3>家廟是多進式院落。走過半月橋,就來到了儀門。儀門上方懸掛著“蔡威事跡展陳館”的匾牌,為遲浩田上將手書。</h3> <h3>儀門兩側(cè)掛滿了各種各樣“教育基地”的標牌。</h3> <h3>中共中央宣傳部送的這塊“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標牌十分耀眼。</h3> <h3>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第三部送的“技偵光榮傳統(tǒng)教育基地”標牌,是含金量最高的標牌。</h3> <h3>跨過儀門就是第二個院子,院子兩廂是回廊,正中靠近圍墻處矗立著蔡威烈士的銅像。這尊銅像總高3.6米,蔡威挺拔、剛毅、風塵仆仆、威風凜凜的形象,展示了他堅韌、頑強、百折不撓的偉大品格。我們馬家的后人向蔡威烈士敬獻了花籃。</h3> <h3>馬文波的后人在蔡威嫡孫蔡述波(左1)的陪同下,向蔡威烈士三鞠躬。</h3> <h3>馬文波之子馬振江大聲朗誦了他專為祭拜蔡威烈士寫的詩。</h3> <h3>王志勤、馬玉萍整理挽聯(lián)。</h3> <h3>馬振江、史紅燕夫婦整理挽聯(lián)。</h3> <h3>余嘉寧整理挽聯(lián)。</h3> <h3>在蔡威塑像前合影。從右至左:蔡述波、馬玉萍、王志勤(媳)、馬振江、史紅燕(媳)、余嘉寧(媳)。</h3> <h3>馬文波之子馬振江接受當?shù)赜浾卟稍L。</h3> <h3>馬文波之女馬玉萍(筆者)接受記者采訪。</h3> <h3>寧德市蕉城區(qū)副區(qū)長、蔡威研究會會長陳國秋講述建館過程。</h3> <h3>進入第三個院子。這里曾是蔡威早年生活和學(xué)習的區(qū)域,現(xiàn)在是展室。</h3> <h3>大家在聆聽陳國秋會長講述蔡威的故事。</h3> <h3>展室圖片</h3> <h3>展室圖片</h3> <h3>展室圖片</h3> <h3>展室圖片</h3> <h3>展室圖片</h3> <h3>這把青鋼寶劍靜靜地躺在展示柜里,是它解開了一件歷史之謎。也是它讓蔡家和馬家結(jié)下了情深義重的不解之緣。</h3> <h3>這里還有另一把劍,它的名稱叫“隱形利劍”。它是總參三部贈送給“蔡威事跡展陳館”的禮物。這劍是為慶??倕⑷拷ú?0周年制作的。該劍周身透明,若有若無,既像鑰匙,又像利劍。劍身上有7顆紅星,中央鐫刻著毛主席的手書“知己知彼 百戰(zhàn)百勝”。它隱喻著“打開核心機密,直刺敵人心臟”,是技偵工作的象征。劍的設(shè)計者是總參三部的史冬青。此劍只做了50把,只送給了少數(shù)重要人物和機構(gòu),所以,十分珍貴。</h3> <h3>大家在觀看寶劍。</h3> <h3>習近平任寧德地委書記時作的關(guān)于宣傳蔡威事跡的指示。</h3> <h3>參觀完蔡威事跡展覽之后,大家觀看了關(guān)于蔡威烈士事跡的紀錄片,并且和蔡威研究會的有關(guān)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暢談了參觀學(xué)習的感受,表達了對烈士的敬仰,以及不忘初心、繼續(xù)沿著烈士足跡前進,保衛(wèi)好紅色江山的信念。</h3> <h3>一天的參觀學(xué)習大家收獲滿滿,在告別紀念館,告別蔡威烈士之前,大家又在蔡氏家廟小橋上再次與蔡威之孫蔡述波(左3)合影留念。</h3> <h3>如今的寧德已經(jīng)成了一座漂亮的城市,這里的人民過上了和平、幸福的生活,他們正在踏著蔡威烈士的足跡,為中華民族的復(fù)興繼續(xù)奮斗著。再見寧德!再見蔡威伯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