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9年10日13日隨大連長利數(shù)碼攝影俱樂部飛到四川成都,次日開始了為期13天的行攝川四采風活動。川西是指成都西部的甘孜州,阿壩州和雅安等山地和高原地區(qū),這里是藏民的聚居地,很具有民族特色,風光旖旎,山川壯美。著名的海螺溝,稻城亞丁,四姑娘山等景點都在川西。這次川西之行,既是一次紅色之旅,又是一次體驗高原,賞景采風的攝影之旅。近幾年川西成為熱門,旅游,攝影的游客越來越多,可見這里的景色迷人,足以讓人流連往返。</h3> <h3>瀘定橋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四年,全長103.67米,寬3米,由13根鎖鏈組成,為一座歷史悠久的古橋,紅軍長征時因“飛奪瀘定橋”的戰(zhàn)斗而聞名于世。</h3> <h3>磨西鎮(zhèn),過去的茶馬古道重鎮(zhèn),是紅軍長征時進入甘孜藏區(qū)的第一鎮(zhèn)。古鎮(zhèn)中的天主堂是毛主席在長征路過這里時的臨時住地,紅軍在此召開了磨西會議,部署了飛奪瀘定橋的具體計劃。</h3> <h3><br></h3><h3>貢嘎雪山拔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稱為“蜀山之王”,峰上的千年積雪 ,銀光閃爍,光芒奪目。</h3> <h3>折多山埡口海拔4298米,川藏公路 - 318國道途經(jīng)這里,是第一個需要翻過的高山埡口,有康巴第一關(guān)之稱。在山頂可環(huán)視山巒疊嶂,白雪皚皚的貢嘎群峰!</h3> <h3>新都橋是令人神往的“攝影天堂”,川西的平原風光在這里綻放,是一片如詩如畫的世外桃源,遺憾的是天氣不給力,沒有拍到無垠的草原和彎彎的小溪。</h3><h3><br></h3> <h3>紅草地是去稻城亞丁途中的一個景點,它雖然沒有稻城亞丁那么出名,但仍然很美,特別是秋季在那金黃的樹葉襯托下,鮮紅的草甸,加上湛藍的天空,真是美醉了。</h3> <h3>卡子拉山海拔4718米,因海拔較高,樹木就更加稀少,主要是高山草甸。站在卡子拉山觀景臺放遠望去,層巒疊嶂,直至天邊,如同行走在‘天路’之上。</h3> <h3>理塘海拔3968米,像一派草原風光鑲嵌在高原上的明珠,在陽光下如此耀眼。</h3> <h3>兔兒山海拔4600米,遠遠望去這一特別的地質(zhì)景觀的確像兔子的耳朵。</h3> <h3>亞丁位于稻城東南,有三座呈品字型排列的雪峰,被稱為三座神山,亞丁的景致保持著"在地球上近絕跡的純粹",被譽為“水藍色的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凈土”!<br></h3> <h3>亞丁洛絨牧場</h3> <h3>卓瑪拉措,是仙乃日雪峰下的一個海子,又稱川“珍珠?!?。</h3> <h3>措卡湖在甘孜州新龍縣麻鄉(xiāng)境內(nèi),被譽為"人間仙境九天瑤池"。當?shù)胤Q措卡海子,藏語意為亂石叢中的黑色海水,是一個淡水湖泊,面積不大約3平方公里,但碧玉般的湖水晶瑩剔透,將藍天、白云、綠樹、青山、紅寺廟的身影,攬入懷中。<br></h3> <h3>卡薩湖把群山、湖光、山色、天景融為晶瑩的一體。</h3> <h3>色達佛學院全稱是色達縣喇榮寺五明佛學院,位于海拔4000米上的四川甘孜色達縣,在重重的群山環(huán)繞之中,山溝里的僧舍,以佛學院的大經(jīng)堂為中心,密密麻麻搭滿了四面的山坡,不計其數(shù)的絳紅色小木屋,延綿無數(shù),一眼望不到頭。這些紅色小木屋,是一萬多名僧侶的住所(出家男子稱扎巴,出家女子稱覺姆即女尊者)。</h3> <h3>甘孜丹巴的甲居藏寨從大金河谷層層向上攀緣,一直伸延到卡帕瑪群峰腳下,整個山寨依著起伏的山勢迤邐連綿,在相對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樓房灑落在綠樹叢中。“甲居”,藏語是百戶人家之意!</h3> <p>四姑娘山雙橋溝的風景最為集中迷人。在長達30余公里的雙橋溝內(nèi),挺拔險峻的山比皆是,對四姑娘山想往己久,但陰雨綿綿,很遺憾沒看到“四姐妹”。</p> <h3>都江堰是世界文化遺產(chǎn),建于秦昭王末年,是蜀郡太守李冰父子在前人鱉靈開鑿的基礎(chǔ)上組織修建的大型水利工程由分水魚嘴,飛沙堰、寶瓶口等部分組成,兩千多年來一直發(fā)揮著防洪灌溉的作用,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國"!<br></h3> <h3>青城山世界文化遺產(chǎn)(四川大熊貓棲息地)中國四大道教名山之一,這里群峰環(huán)繞起伏、林木蔥蘢幽翠,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謄。</h3> <h3>黃山近照,攝于四川海螺溝貢嘎雪山四號營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