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有意使用“馬路”兩個字是因為地中海沿岸的這些國家和城市很多石板路始建于十一世紀到十三世紀??偸瞧诖谶@些石板的縫隙間還留有歷史煙塵中的車痕。匆匆過往的行人雖然此時與我身處同一世界,彼此確是如此陌生。啤酒花與面包房的香味并沒有飄到街上。更沒見到十四世紀服裝改革后深V口的女性長裙,或扎著帶有意大利民俗文化的白色圍裙的女性和穿著過膝深色長裝,戴著禮帽的紳士。見到的是大一統(tǒng)服裝。于是總想在肖像中去找出些許差異,也許是徒勞的。肖像本源于設備原始狀態(tài)時戶內(nèi)意圖光線下的人物。但卻被器材革命顛覆了?!瓡r下肖像走到戶外也被很多人稱為街拍,并抬出了一串機械膠片時代,的確值得攝影人敬佩的影像與拍攝者的名字。但卻忘記了那些影像的光環(huán)只屬于那個器材條件的時代,它巳被今天的科技封閉在了昨日的世界。當手機的攝影功能已經(jīng)超過了原來卡片機功能時?!敖峙摹边@個詞就同底褲具有了相同的屬性。是標榜專業(yè)者樂于堅守的。這一切很多老攝影家早就心知肚明,只是誰也不想捅破這層窗戶紙,似乎捅破了有失道德,攝影必竟還是很多朋友的飯碗。中國古代笑書里有則笑話:“甲乙兩人同坐,甲摸著身上一個虱子,有點難為情,把他拋在地上,說:‘我道是個虱子,原來不是?!移蛔R竅,彎下身去,把虱子拾了起來,說:‘我道不是個虱子,原來是個虱子。’”有關掃街只能言止于此,明眼人自知……。我并不是否認攝影的藝術價值,而是說攝影藝術屬于每一個擁有手機的大眾,它與街頭或廣場的健身舞并無本質(zhì)的區(qū)別。應該屏棄功利意識……例如攝影能為旅行帶來的無窮樂趣……</b></h1><h3><b>攝影已經(jīng)成為一種大眾娛樂方式</b></h3> <h3>陌生的意大利</h3> <h3>好奇的意大利人</h3> <h3>步調(diào)一致</h3><h3>我突然發(fā)現(xiàn)兩個人同時邁出左腿伸出左手。右手又同時舉起冰淇淋時就象排練一樣</h3> <h3>吹泡泡</h3> <h3>不見深v也時尚</h3> <h3>街頭吉普賽少女</h3> <h3>漂過地中海的女人</h3> <h3>發(fā)現(xiàn)被拍攝的小男孩</h3> <h3>小巷深處</h3> <h3>警察</h3> <h3>角落</h3> <h3>瞧一這些莫名的旅行者</h3> <h3>浪漫的意大利人</h3> <h3>流浪漢</h3> <h3>膚色差異</h3> <h3>藝術腳下有個求錢盤</h3> <h3>快樂的高中生</h3> <h3>電影里見過的帽子</h3> <h3>老煙斗</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