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h3>春節(jié)期間去朋友桃子家做客時,桃子正送一位大學生模樣的男生出門。</h3><h3><br></h3><h3>桃子說,那是她資助的一位貧困學生,去年考上了大學。</h3><h3><br></h3><h3>閑聊中,桃子感慨地說,她資助的幾個孩子,都很有出息。我笑她說,挑成績好的資助,當然不會差。</h3><h3><br></h3><h3>桃子搖搖頭說,這些年,她跟著所在的慈善團體,見過很多貧困人家,知道哪些孩子會有出息,即使考不上大學。</h3> <h3><b>原來,每確定資助一個孩子之前,桃子都會親自去孩子的家里看看。</b></h3><h3><b><br></b></h3><h3>往往貧窮的家庭也意味著臟和亂。某次,她去一個貧困家庭,趕上下雨,主人留飯,桃子便留下來。</h3><h3><br></h3><h3>吃飯的時候,桃子看到油膩得沒洗凈的碗盤和沾著飯粒的筷子,打算用開水洗燙一下,女主人尷尬地說,我們家太窮了,沒法講究太多。</h3><h3>桃子一愣,沒說什么。</h3> <h3>她想起自己剛去過的另外一家, 比這家看起來更窮,但是家里收拾得干干凈凈,簡單的家具擦拭得一塵不染。</h3><h3><br></h3><h3>院子里種著一畦青菜,一棵桃樹,花開燦爛,襯得墻皮脫落的老屋子有種說不出的生氣。</h3><h3><br></h3><h3>桃子說,人們往往會有一種錯誤認識,把貧窮和邋遢將就畫上等號,認為有錢才能講究,沒錢就什么都馬虎湊合。</h3><h3><br></h3><h3>其實,講究和窮富沒太大關系,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一個人的性格和對生活的態(tài)度。</h3><h3><br></h3><h3><b>一個在困頓生活中,還能收拾得整潔干凈的家庭,一定是有一股努力向好的愿望的。</b></h3><h3><b><br></b></h3><h3>所以,這些年,她總是選擇那些清貧但整潔家庭的孩子作為資助對象,事實也一再證明了她的正確。</h3><h3><br></h3><h3>那些孩子,有的考上了一流大學,有的學習一般,高中畢業(yè)讀了職業(yè)學院,但是,都很上進,家里的日子也越來越好。</h3> 02 <h3>想起我畢業(yè)實習時認識的一位小姐姐,小滿。</h3><h3>實習單位的人對我們幾個實習生都很友好,經常趁周末請我們去自己家里吃飯。實習地是個全國聞名的蔬菜基地,經濟比較發(fā)達,單位上的人家庭條件都不錯,有的家里還住著別墅。</h3><h3><br></h3><h3>小滿姐家在農村,一個人在單位附近租房住,所以,每次也會和我們一起受邀去各家吃飯。</h3><h3>后來有一天,小滿姐便邀請我們和幾個單位的大姐去她的租房吃飯。</h3><h3><br></h3><h3>房子是老式樓房,外觀已經很破舊,小滿姐租住的房子只有60多平,客廳很小,但是她收拾得窗明幾凈,朝陽的窗臺養(yǎng)了幾盆綠蘿,客廳的小餐桌上有個插著野菊花的玻璃瓶,房間里有淡淡的香皂味道……</h3><h3><br></h3><h3>飯菜很簡單,除了一條紅燒魚和一只燉雞,其余都是青菜。但是都很可口,尤其是一盤酸辣黃瓜,去皮切了條,整齊地擺在一個長條白盤子里,上面淋了紅油辣椒……多年以后,我還記得那種爽心的賣相和味道。</h3><h3><br></h3><h3>從小滿姐家出來后,我禁不住夸贊。一位同行的大姐卻不以為然地來了句,窮講究。</h3><h3><br></h3><h3>我一愣,但是心里覺得,在現有的條件下,把生活過得精致有情調,這種窮講究,值得尊敬。</h3> <h3>“窮講究”,不是沒錢還要過奢侈的生活,而是一種樂觀向上的心境,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執(zhí)著追求。體現的是一個人的外在追求,以及蘊藏的內在品位。</h3><h3><br></h3><h3>并不是非要有了錢,才能過得像個人。</h3><h3><br></h3><h3><b>喜歡窮講究的人,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想要過哪一種生活,并為之不懈努力。</b></h3><h3><b><br></b></h3><h3>果然,多年以后,小滿姐已經是職場精英,去年旅行路過她所在的城市,去了她家,200多平米的復式房,簡約中式裝修,透著精致與優(yōu)雅。</h3><h3><br></h3><h3>那些在貧窮中能把日子打理得井井有條的人,運氣都不會太差!</h3> 03 <h3>其實,一個人過得好不好,有時候是因為沒錢,大多數時候,是不用心。</h3><h3><br></h3><h3>前幾年,我們這里有一個老漢買彩票中了大獎,老漢便在城里最好的小區(qū)買了三套房,分別給兩個兒子和自己住,余下的錢,還有幾百萬。</h3><h3><br></h3><h3>有一天,我陪一個記者朋友上門去采訪。</h3><h3><br></h3><h3>家里裝修得很豪華,家具也看得出很昂貴,但是,感覺卻不舒服。</h3><h3><br></h3><h3>面粉袋子、雞蛋筐子和青菜就堆在客廳餐桌下;</h3><h3>茶幾上落了一層灰;</h3><h3><br></h3><h3>孩子的玩具散落了一地;</h3><h3><br></h3><h3>一間屋子里正打麻將,嗆人的煙味里夾雜著孩子的哭聲</h3><h3><br></h3><h3>……</h3><h3><br></h3><h3>男主人被催著打牌,三言兩語就把我們打發(fā)出來。</h3><h3><br></h3><h3>很多時候,有錢沒錢,并不能決定生活品質的高低。住在這樣雜亂喧囂的豪宅里,倒不如干凈整潔的小房子,讓人亮堂。</h3> <h3><b>想起一句話,窮,是泛指一切條件的,并不僅僅是經濟條件。心窮,比經濟的困頓更可怕。</b></h3><h3><b><br></b></h3><h3>現如今,普通人家也大多有自己的一兩套房子,經濟條件差不多,但是,如果去到每個家里,生活的品質立見分曉。</h3><h3><br></h3><h3>有的雖然家具素樸,但是木器見原色,鐵器放光芒,讓人舒服;有的則雜亂擁堵,灰塵滿桌,讓人不想多待。</h3><h3><br></h3><h3>在解決了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后,人們更注重生活品質。但是,大多數人會有一個誤區(qū),認為只有貴的東西,才算得上講究,因此一擲千金,甚至用奢靡鋪張來彰顯自己的品位。</h3><h3><br></h3><h3><b>其實,真正能彰顯生活品質的,是一個人的生活態(tài)度和修養(yǎng)。</b></h3><h3><br></h3><h3>無論窮富,把日子過好,最重要的不是銀行卡里的數字,而是熱愛生活的能力和信心。</h3> 04 <h3>作家章詒和在自己的書中曾記錄過這樣一段往事:</h3><h3><br></h3><h3>文革期間,她曾經借住在康有為的女兒康同璧家。同住的還有康同璧的女兒羅儀鳳。</h3><h3><br></h3><h3>那時候,生活條件比較艱苦,每天的早餐就是饅頭和腐乳。但是,章詒和卻覺得他們家的早餐很不錯。因為豆腐乳每天的味道都不一樣,抹在饅頭片上,特別好吃。</h3><h3><br></h3><h3>后來有一次,羅儀鳳讓章詒和幫她去買豆腐乳,從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張便簽遞給她,上面排列著各種各樣,形形色色的豆腐乳名稱:王致和豆腐乳,廣東腐乳,紹興腐乳,玫瑰腐乳,蝦子腐乳……</h3><h3><br></h3><h3>羅儀鳳還囑咐章詒和說,每種豆腐乳買二十塊,一種豆腐乳放進一個鐵盒,千萬別搞混了。買的時候一定向售貨員多要些腐乳汁。</h3><h3><br></h3><h3>然后她解釋道:“用豆腐乳的湯汁抹饅頭,最好。這也就是我非要用巧克力盒子裝它們的道理?!?lt;/h3> <h3>一個小小豆腐乳,體現了康家人審美的人生態(tài)度和精致的生活藝術,困頓的生活也變得輕松愉悅了許多。</h3><h3><br></h3><h3> </h3><h3>現實殘酷,有時候我們不得不學會妥協(xié)和讓步,但也不能一直將就。我們得為自己的未來負責,得自己尊重自己,把簡單的生活過的有滋有味。</h3><h3><br></h3><h3><b>喜歡窮講究的人,不會輕易向現實生活低頭,他們其實活得真實自然,自由暢快。</b></h3><h3><b><br></b></h3><h3>生活中,我們經常聽到評價一個人說:“某某是個講究人”,這是對一個人的肯定。而一旦有人說“誰誰愛窮講究”時,就變成了貶義。</h3><h3><br></h3><h3>其實,講究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無論窮富。窮,還能講究,不邋遢馬虎的人,更值得尊敬,因為他們才是生活的贏家。</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