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br></h3><h3> 那拉提</h3><h3> 從霍爾果斯出發(fā),目的地:南疆喀什。路遇一個在當地當領導的四川老鄉(xiāng),非常熱情,一直為我們帶路,建議我們當晚住了新源縣。次日路過那拉提鎮(zhèn),那拉提是國家的AAAAA景區(qū),新疆的十大風景區(qū)之一,世界四大草原之一,新疆重要景區(qū)品牌。因時間關系,我們未去草原只看了“花?!焙脱芈返木吧?。</h3> <h3><br></h3><h3> 翻越天山</h3><h3> 離開那拉提不遠我們須折入被稱為新疆最美公路的217國道。進217的路口被撗竿攔斷,等了一陣,正猶豫準備另覓方向,老遠處過來一人,開鎖放行,慶幸啊!小車可以通行。終可沿路前行,翻越天山,晚住庫車。</h3> <h3><br></h3><h3> 由于地理位置和特殊的氣候,天山的風景有一種任何地方都見不到的,獨特的美。</h3> <h3><br></h3><h3> 巴音布魯克</h3><h3> 一段盤山公路翻過山嶺,到巴音布魯克草原,筆直的公路路靣很好,車到120公里的速度也覺得慢。去的時間稍晚,保護區(qū)的天鵝已南遷,無游人,只有牦牛在悠閑的吃草。陽光下的巴音布魯克象一座空城,寒風中的街道上不見人影,好不容易找到一家還開著門的飯舘,但廚師和員工都已放假回家,只剩老扳娘守著商品殘缺不全的小賣部,找夠了九袋方便面解決了我們的午飯。</h3> <h3><br></h3><h3> 巴音布魯克草原</h3><h3> </h3> <h3><br></h3><h3> 大龍池</h3><h3> 經過巴音布魯克草原又開始了下山的盤山路,途經一段草木不長的山脊,217沿線景點不斷,荒涼過去又現大龍池,小龍池。</h3> <h3><br></h3><h3> 217公路旁的丹霞地貌</h3><h3> 公路的右則大概有綿延十幾公里的路段都是此景,回程去了張掖覺得也不過如此,到天山大峽谷路段,路旁小巧的奇峰異山坐落于蜿蜒的小河邊,猶如特意打造,可惜天已晚,只見靚影而無法拍攝了。</h3> <h3><br></h3><h3> 喀什</h3><h3> 喀什的自我宣傳語:“沒到喀什等于沒到過新疆”,可能是喀什還保留有最多的新疆特色,據查喀什是前西域的一部分,漢朝正式列入中國版圖,到喀什首先給人的感覺是維族比列大得多,聽說還有俄羅斯族等,到了喀什古城更感覺是到了異域,喀什古城的建筑據說都有百年以上的歷史。有地方特色的房屋,人們大多保留了他們的穿著和生活習慣,一些老年人聽不懂漢話,所以才有這種說法吧!</h3> <h3><br></h3><h3> 如不是滿街的國旗,會認為是在中東哪個國家的小鎮(zhèn)。</h3> <h3><br></h3><h3> 品嘗了喀什的特色:盅盅羊肉,不過這老扳到是有點奇特,生意來了無一點熱情,始終一臉冷峻。</h3> <h3><br></h3><h3> 從俄羅斯過來的工藝品</h3> <h3><br></h3><h3> 街邊的食品</h3> <h3><br></h3><h3> 以前認為新疆的哈密瓜就一種,回家后百度了一下,竟有六、七個品種,而且“哈密瓜‘’是清朝康熙大帝取的名。在喀什的瓜攤前卻又知道了民間的分類,賣瓜人介紹瓜攤上綠色的品種一種叫夾絲瓜,比一般的哈密瓜汁多味甜,另一種叫老漢瓜,老漢瓜味淡但嫩滑汁多,沒牙的老人也能食用,故此得名。瓜上所擺的那一小條價格十元,分別買來一嘗果如所說,真長見識了。這喀什瓜攤上的瓜價可不比內地的低??!</h3> <p><br></p><p> 澤普金胡楊</p><p> 咯什往東南240多公里的地方,溝壑縱橫光禿禿的昆侖山前,葉爾羌河的一汪清水,孕育著靣積近2萬畝的一遍森林,夏季一遍碧綠,秋季滿眼金黃,這是被稱為新疆四大胡揚林之一的“澤普金胡楊”。</p> <h3><br></h3><h3> 細看樹林背后的昆侖山溝壑累累草木不長</h3> <h3><br></h3><h3> 胡楊王</h3><h3> 據介紹此樹已有千年以上的歷史,高10.05米,樹稈直徑估計至少也有1.2米。</h3> <h3><br></h3><h3> 和田小吃</h3><h3> 從喀什出發(fā)經澤普,晚住皮山第二天到和田,同伴們不顧疲勞立奔河邊去碰運氣撿玉石,晚歺則進了和田的小吃城。</h3> <h3><br></h3><h3> 漂亮的維族女警在夜市里站崗,現在的南疆其實非常安全。</h3> <h3>再走217國道</h3><h3> 原計劃向東到民豐縣后往北從最壯觀的沙漠公路到輪臺,游覽新疆最大的胡楊林后返回,沙漠公路維修封路,只好走217國道往北過沙雅經庫車返回。</h3> <h3><br></h3><h3> 217國道北起阿勒泰南到和田,南北貫穿新疆,沿途風景各異,被稱為新疆最美公路,我們此行路段是沿塔里木盆地西則邊沿,由南向北穿過塔克拉瑪干沙漠的路段,在路旁見到了我認為真正的沙漠胡楊和沙漠駱駝。</h3> <h3><br></h3><h3> 217國道的沙漠路段路邊景。</h3> <h3><br></h3><h3> 沙漠中遠離河流的胡楊已不是技繁葉茂的大樹,大多已形如灌木,即使大風刮走了周圍的沙土也死死抓住根系下的那一團,在一兩米高臺上挺立,并在周圍串出新技,即使被沙土埋到脖頸也要頑強生存,這就是沿途所見感人的沙漠胡楊!</h3> <h3><br></h3><h3> 雖只荒漠中的孤獨身影,但其樹冠及盡自然之美遠勝于園丁的造作。</h3> <h3><br></h3><h3> 及使只剩一技還是會頑強地綻放自己,秋葉如花卻惹人憐。</h3> <h3><br></h3><h3> 為防止過多的沙土被風吹到路上,沿途時見養(yǎng)路工人迎著風沙頂著烈日用葦桿編扎防沙蘺芭,舊的吹散新的又編起,維護一條沙漠公路的暢通真不容易。</h3> <h3><br></h3><h3> 到了一個路牌標明叫“沙?!钡牡胤?,不由自主又停下車來,眼前這茫茫蒼蒼的一片死灰,即使站在這沙漠的邊沿也讓人產生如果在這沙漠深處迷路…讓人心悸的想法!真見識了沙漠的恐怖!體驗了那種直擊心靈的荒涼!</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