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本文圖片除了第三張是有關(guān)本文真實圖片,第四張小弟在本文老宅臺階的唯一留影其余都是按本文搜索來自網(wǎng)絡(luò)最貼近的照片,很真實。</h3> <h3><br></h3><h3> 童年的老宅</h3><h3> 童年的老宅是歡樂的,也有斑駁的憂傷,歡 樂是每個人童年都無所質(zhì)疑應(yīng)該經(jīng)歷的過程 而憂傷是難以理解的人性環(huán)境所致。</h3><h3> </h3><h3> 童年的老宅,是一處半明半暗的窯洞民居那 時候的我還小,十年的童年就是在那個老宅 度過的。</h3><h3><br></h3><h3> 老宅方位是坐北向南,所謂的半明半暗就是 大門進去的一塊平臺,西邊蓋了一個簡易的 平房,平房的東面點父親為我們栽種了一棵 香蕉梨樹,從我能記憶時,那棵梨樹就已經(jīng) 長了三四米高了,樹冠也有大胳膊粗,每年 都結(jié)的好大好多。那是家里唯一的一棵果樹 它 承載了我們一家所有的喜怒哀樂,見證了 我們五姊妹出生于成長。</h3><h3> </h3><h3> </h3><h3> 東半面什么都沒有,偶爾種點小菜</h3><h3><br></h3><h3> 東西兩面的中間地帶是父親后來改造成用磚 鋪的一條至上而下的漂亮臺階,直行下去就 成了這所老宅的正面,映入眼簾的一排三間 窯洞,窯洞口的邊緣全是用磚錮的,增加了 墻體的牢固耐久性和美觀實用性。正中間的 一間窯洞當做廚房,東北角的一間有父母居 住,西北角一間有我們姐妹居住,而正東正 西兩對面則是兩個很小的能容的下人走進去 這么大的一個空間,東面放雜物,西邊放柴 禾。</h3><h3><br></h3><h3><br></h3><h3> 這里主要描述一下廚房,那里是我們呆的最多最溫馨快樂的地方,廚房門進去靠右邊就是很大的土炕,上面鋪的席子,那時候的條件都不怎么好,睡在光光的席子上,炕的北邊就是四五十公分的一個用水泥做的欄桿,擋住炕于灶臺的防護欄,被我們姐妹爬上面溜的光溜溜的滑。窯洞最里面就是案板,記得最多的就是媽媽到晚上給我們做那個粘米窩窩,我們都會像小老鼠一樣坐炕上,頭一溜爬欄桿看著媽媽為我們做第二天的口糧,最最開心的則是過年時,爬欄桿等爸爸媽媽把肉出鍋,媽媽就用碗給我們遞過來骨頭放欄桿我們啃骨頭。哈哈,是不是很有趣,很有畫面感呢!吃完飯,父親就會給我講《水滸傳》,《三國演義》,還有一些秦腔,《抱火兜》……等等,好多歷史故事這幾部是我記憶最深的,講完故事,爸爸總會陪我們抬金花,就是撲克牌的一種玩法贏糖吃。也就是在那個講故事的時候弟弟出生了,呵呵,添了一個寶貝家丁我家唯一的一個男孩子,現(xiàn)在想起來多幸福啊,一家人坐熱炕上熱熱鬧鬧的,我的文字細胞也就是從小父親講故事開始,感謝我的父親給了我這么多有趣的童年,這么感人的老宅,讓我的童年充滿詩情畫意別的孩子享受不到的每個故事夜。我愛我的父親母親,我愛我的家。</h3><h3><br></h3><h3><br></h3><h3> 廚房的正對面則是順著臺階下來時上面平臺 一泄下來的角落栽種了一棟竹子,,那也是 院子里唯一一道靚麗的風(fēng)景。竹子的西邊挖 了一個兩米多大的滲水坑,每次下大雨時用 來積雨水的地方,這是害怕下暴雨時我們居 住在窯洞害怕發(fā)大水,防患于未然的一個最 原始的方法。</h3><h3><br></h3><h3><br></h3><h3> 其實臺階下來和窯洞之間的這個三四米寬的 距離就是我們童年玩耍的院子,每天我們早 起都要打掃干凈院子,這是父親安排的活。 哈哈,是不是聽起來簡單在簡單的,但是作 為我們來說真的很開心快樂的一件事“家”這 就是我們童年的家。</h3><h3><br></h3><h3> 哦,還忘記了廚房和父母住的那兩間中間隔 擋的墻上方,不知道為什么開一個四四方 方 有四五十公分的小洞不知道干啥用,記憶 中 我們總會借助物體爬那里放一些小東西,到現(xiàn)在沒有明白那個地方到底干啥用。</h3><h3> </h3><h3> 這就是我們童年老宅的樣子,老宅的梨樹則 是我們一家幸??鞓返募闃浜捅茈y所。 </h3><h3><br></h3><h3> 每次犯了小錯誤 ,我們都會悄悄爬上這棵梨 樹逃避父親的責(zé)罰,當然也不是每次都能 夠 幸免的。</h3><h3><br></h3><h3> 記得小時候經(jīng)常地震,我們一家都會把能坐 的,能取暖的拿出來坐梨樹下防震。</h3><h3><br></h3><h3> 光影似箭一晃幾十年過去了,如今的老宅已 不復(fù)存在,取而代之的是那些高樓大廈,少 了久遠的溫暖多了人性的冷漠。</h3><h3><br></h3><h3><h3><br></h3><h3>花魂——甘肅慶陽人,酷愛花卉,奇花異石,喜歡侍花弄草,打造一個屬于自己的小花園,看花兒悄然綻放,聽鳥兒在耳邊嬉鬧,悉數(shù)著腳步聲捕捉蜜蜂,蝴蝶的影子,在花田籬下自種自拍,隨意恬淡中生活,花兒成為我的靈魂,喜歡旅行,覓花中放飛心情,讓自己自信,優(yōu)雅的前行。</h3><h3><br></h3><h3> 2018年11月五號寫于上海</h3></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