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在新疆的最西部,帕米爾高原上,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簡稱塔縣)居住著這樣一個古老而神秘的民族,他們擁有純正的歐羅巴血統(tǒng),高鼻梁,藍(lán)眼睛,身材高挑,是中國惟一的純血統(tǒng)白種人!他們世代守衛(wèi)祖國的邊疆,在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他們就是“高山之鷹”、“冰山上的來客”——塔吉克族。</h3><h3>無論是在塔縣縣城大街上漫步,還是到他們生活的鄉(xiāng)村民居,都有一種到了異國他鄉(xiāng)的錯覺。</h3><h3><br></h3><h3>領(lǐng)隊朱老師(電話:13899964339)是個新疆通,對塔縣的地理環(huán)境、風(fēng)土人情非常熟悉。讓我們感到特別興奮的是:朱老師領(lǐng)我們到塔吉克老鄉(xiāng)家近距離體驗他們的生活------<br></h3> <h3>來到他們的新房子里參觀,房間寬敞明亮,幾乎看不到家具,漂亮的地毯和靠枕是主要擺設(shè),也是他們吃飯就寢和待客的地方,他們說這是政府在他們遭遇地震后給翻蓋的新居。</h3><h3><br></h3> <h3>水汪汪的大眼睛。</h3> <h3>臉部棱角分明塔吉克婦女。</h3> <h3>漂亮的圓形平頂帽</h3> <h3>朱老師領(lǐng)我們到他們最原始的土房子里體驗。從狹窄低矮的門洞里進(jìn)去,地面略低于室外。屋子中間是烤馕的馕坑,四圍幾間凹進(jìn)去的地方是他們的住所,相當(dāng)于現(xiàn)在城市人居住的三室一廳或兩室一廳。</h3><h3>土屋里四周沒有窗戶,屋頂上卻留有不大的天窗,高原上耀眼的陽光從天窗里傾瀉下來,在幽暗的室內(nèi)形成一道道光束,像是大劇院舞臺上的燈光。</h3><h3>一束束燈光下,女主人嫻熟的上下翻飛烤著馕,感覺像是在看一部別開生面的舞臺劇。</h3> <h3>丈夫抱著孩子深情的看著女人烤馕,女人嘴角掠過一絲幸福甜蜜的笑意。</h3> <h3>一道道光束給人以強(qiáng)烈的視覺效果,這樣獨特的民居大多數(shù)塔吉克家庭因為住上了新房已經(jīng)不再使用,有的僅僅是在烤馕的時候用一下。可以說這種別具特點的塔吉克民居屬于“瀕?!边z產(chǎn),有的已經(jīng)拆除。</h3><h3>我們建議隨行的當(dāng)?shù)卮甯刹浚阂煤帽Wo(hù)這些傳統(tǒng)民居,失去了太可惜!</h3> <h3>一家人圍在一起其樂融融的情景!</h3> <h3>天窗,雨雪的時候會蓋住。</h3> <h3>彪悍的塔吉克男人和他的兩個寶寶!</h3> <h3>來到了另一家。</h3> <h3>又一部燈光師渲染的舞臺??!</h3> <h3>一個女人突然拿出一張馕遞給長者,我們記錄下了這溫馨的一幕。</h3><h3>塔吉克人淳樸、敦厚、溫和、善良、敬老,地處自然環(huán)境惡劣的高原才保全了自己的民族,還因為信仰的關(guān)系,他們基本不太與其他民族通婚。所以保持了血統(tǒng),原始純樸的民風(fēng)也得以延續(xù),真正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你上街把東西放在路上,辦完事回來拿,一定還在......</h3> <h3>從狹窄低矮的門洞走出室外。</h3> <h3>塔縣縣城的一條大街。</h3> <h3>朱老師八面玲瓏,給我們聯(lián)系到了提孜那甫村一家塔吉克婚禮。</h3><h3>這是婚禮舉行的前一天,新郎家招待親朋好友。乍一看場面有些冷清,走近了才感覺到熱鬧喜慶。</h3> <h3>塔吉克的吻手禮,這是塔吉克人最主要的見面禮儀之一,兩人見面時先握手,然后俯身互吻對方的手背。男女互相見面時,女的要吻男的手心,男的則要用手輕輕地按一下女的頭部,以示敬意。</h3> <h3>院子里男男女女在鷹笛的伴奏下跳起了鷹舞。</h3><h3>塔吉克人生活在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帕米爾高原上,這里也是鷹聚集的地方。長期的生活中,塔吉克人和鷹建立了感情,他們認(rèn)為鷹是吉祥的動物,他們將山鷹做為本民族的圖騰。音樂與舞蹈起源于山鷹——主要的樂器鷹笛系由山鷹的翅骨制成,傳統(tǒng)舞蹈鷹舞是模仿山鷹的動作而形成的。</h3><h3><br></h3> <h3>多么專注!</h3> <h3>兩只雄鷹在翱翔!</h3> <h3>鷹舞多為雙人舞。舞蹈時,舞者屈膝、聳肩,模擬雄鷹展翅飛翔、回轉(zhuǎn)盤旋等動作,其動作剛健、強(qiáng)勁。為鷹舞伴奏的是鷹笛和手鼓,一般男子吹鷹笛,女性敲手鼓,然后大家圍在一起歌唱,非常熱鬧。</h3> <h3>也有男女搭配起舞。</h3> <h3>與室外熱鬧的氣氛不同,室內(nèi)靜悄悄的。人們相向而跪在吃婚宴,宴席主要是手抓飯和牦牛肉,他們不喝酒,也就沒有了猜拳勸酒的喧鬧。宴席按輩分、性別在不同的屋子里舉辦,這個屋子里基本都是長者,年輕人和婦女也另有安排。</h3> <h3>年輕人吃婚宴的地方。</h3><h3>雖然不是舉辦婚禮當(dāng)天,我們還是感覺到了塔吉克民族鄰里和諧的關(guān)系和幸福祥和的氣氛。</h3> <h3>當(dāng)天下午,我們觀賞了緊張激烈的叼羊比賽??錾较?,帕米爾高原上,馬蹄聲脆,狼煙四起,兩撥人馬為了一只羊,你爭我搶,互不相讓,勇敢彪悍的塔吉克男人的氣概淋漓盡致地展現(xiàn)了出來!</h3> <h3>這畫面,好萊塢大片也比不上!</h3> <h3>塔吉克民族非常愛國,在歷史上他們?yōu)槭匦l(wèi)邊疆就做出了很大的貢獻(xiàn)。這樣的傳統(tǒng)一直保留至今,邊境的很多對外通道要依靠生活在這里的農(nóng)牧民守衛(wèi)。 每一處牧民定居點就是一個哨所,每一位牧民群眾就是一名衛(wèi)士、一名情報員。塔吉克牧民只要發(fā)現(xiàn)有敵情,哪怕不吃不喝,騎一天馬或走一天路,也要將情況報告給邊防軍。不管環(huán)境多惡劣,塔吉克族人民忠于祖國的意志是堅定的,他們沒有拿祖國一支槍,沒有拿祖國一分餉,卻是祖國邊境線上最忠實的力量。</h3><h3>向勇敢忠誠的塔吉克民族致敬!</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攝影:春天看海</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 ">2017年11月拍攝于新疆塔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