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那一天,那一時,那一刻,呆在了邢山頂;
因?yàn)椋?山里要來游人,要看這山,這水,這石板房;
要看這山里人的生活;
要帶來山里人愛看的柳琴戲。
所以:
來的人要走山串戶,搜尋山里人生活的軌跡;
山多人少又農(nóng)忙,不是那么容易遇到;
演戲的人不多,看戲的人也太少。
那么:
一個人的專場也是戲;
兩個人的專場還是戲;
三個四個五個人的專場仍然是戲<br></h3> <h3>手拿煙袋的村民看到了我們的車子,朝我們走了過來,那棵樹的影子映在了山里的石碑上,部分的蓋住了碑文。后面緊隨其后的是背玉米的婦女。</h3> <h3>山里的雞很自由,可上竄下跳,成雙成對。遠(yuǎn)處的風(fēng)車近處的樹,和那石墻石屋遙相輝映,古老的原始文明好似體現(xiàn)在了當(dāng)代的語鏡中。</h3> <h3>院中一位老人正在簸在采摘的酸棗,他家的三只狗狗正圍繞在他身邊,院里的雞也悠閑的閑庭漫步,還有那滿滿的幾筐核桃。屋里的墻上貼滿了照片。</h3> <h3>一位老人正在碾壓糧食,山里人至今都是用這種方式碾碎糧食。坐在一旁抽煙的老人,好似在沉思,他的煙袋桿和那碾軒都像征著石板房的歲月悠長。</h3> <h3>看到這雙剝核桃的手,都會讓人心酸不已。</h3> <h3>演員在換裝。這地方可以停小車,大車要繞到后面的路。</h3> <h3>公主要戴鳳冠,侍候的是丫環(huán)。</h3> <h3>照照鏡子,精妝細(xì)畫。</h3> <h3>畫妝箱上的鏡子雖小,還是映出了演員的容貌。</h3> <h3>穿好戲服演員,站在這石板路邊,好似把兩個古老的文明融在一起。</h3> <h3>陽光下的石扳房好似一幅畫,演員和老人好似觀賞者。<br></h3> <h3>正式演出前,演員要走走步,亮亮相,找到好自己的感覺。<br></h3> <h3>當(dāng)她一轉(zhuǎn)過身去的時候,遠(yuǎn)處的風(fēng)車又和她相遇。</h3> <h3>走走步,亮個相,手拿煙袋的老人時時盯著看。</h3> <h3>不遠(yuǎn)處,是一個正在放羊的老人,他好奇的著著那著戲服的演員。</h3> <h3>農(nóng)忙時節(jié),看戲的人不多,主演的小嘴撅的老高老高。</h3> <h3>開始正演,雖然僅有一個觀眾。</h3> <h3>在小院演出時,從院墻外也能看到。</h3> <h3>看似像兩個人的專場。</h3> <h3>三個人的專場。</h3> <h3>挑擔(dān)的農(nóng)民停不下看戲的腳步。</h3> <h3>越演人越多,還好是五個人的專場。</h3> <h3>演員們正在卸妝。</h3> <h3>當(dāng)演員們走后,山里又靜俏俏了。</h3> <h3>山里百姓還是要繼續(xù)她們的生活。</h3> <h3>主人不在家,狗狗們?nèi)匀恢覍?shí)的堅(jiān)守著自己的崗位,守著那份家園。</h3> <h3>雖然推著那超重的獨(dú)輪車前行,很力不從心,但仍然要堅(jiān)持,因?yàn)橹挥袌?jiān)持才可有希望。</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