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又是山梔花開的季節(jié),我又獨自驅車到那小山崗去看我的母親。
幾場細雨把田野清洗得干干凈凈,山風把含苞欲放的蒲公英花蕾吹成紫色花海,野地里不知名的小野花星星點點,真美。
母親就躺在這茂密蒲公英叢中。三年前,我在她身邊種下的一簇小竹子,已亭亭如蓋;兩年前,我又種下一排她最愛的山梔花,如今也長出了花蕾;去年,我和妹妹在墳前新挖一口蓮池,今天已挺出簇簇新荷,荷葉雖還稀疏些,但很是清孤美麗。
今天,荷塘水滿但混沌,正好澗水盈溝,我就赤手捧泥,搬石,筑壩,引水。看到清澈山水流進荷塘,真如清流注入我心中,情思如浪,牽念如絲……</h3><h3> </h3> <h3> 記憶中,災難總是與我家如影隨形,但母親從未向生活屈服。從我記事起,母親就病魔纏身,幾近癱瘓。40年來,疾病一刻也沒有停止過對她的侵蝕,從手腳一直到血液、心臟,慢慢損害了所有器官,到后來母親幾乎難以行走。但她是如此好強,在生產隊干活時從來不甘落后:出工時,使出全力早早走在前面;收工時,拖著病殘的腳慢慢走到最后。多少次,我看到母親用紅腫的雙手撫摸著更加紅腫的雙腿,躲到灶臺后面暗自流淚,但她就像一臺永動機,還來不及擦干眼淚,就投入到一場場無休止的勞作中……
如果說生活是一條艱澀苦難的河流,母親的靈秀卻把日子翻出美麗的浪花。母親的手早在40年前就殘廢,幾乎失去絕大部分功能,而她依然為我們一針針、一線線扎鞋底縫衣服。母親做的棉鞋,方圓幾個村都來取樣、模仿……穿著母親做的鞋,讓同學都羨慕,是兒時讓我驕傲的事。誰能想到,一雙殘疾的手,竟能做出讓健全女子都自嘆不如的鞋子?
母親沒讀過書,一個字都不認識,但她最向往書中美麗的童話世界。母親一生只給我講過三個故事:一個是指著月亮說的《嫦娥奔月》,一個是會煮飯的《田螺姑娘》,還有一個是《七仙女天池下凡》。這幾個故事一直伴隨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更讓我懂得,艱難的時候要堅強,順暢的時候要懂感恩。
然而母親啊,我真想不起您什么時候有過開心的日子,您美麗的臉龐,總凝結著淡淡的哀愁,從沒有舒展燦爛過。在您聽到公社廣播說我考上大學那一刻,應該是一生最高興的時刻,可是我依然想不起您有笑過呀!我清楚記得靠坐在木板上的您,什么也沒說,眼里流下兩行淚水……40年與病魔無休止纏斗著,無際的痛苦折磨著,無邊的黑暗包圍著,在山坡、在農地,在故鄉(xiāng)每一塊田頭地角都留下您向命運抗爭的彎曲的身影,苦難沒能使您屈服,卻讓您忘了怎樣去歡笑……</h3><h3>
在那個刻骨銘心的五月天里,母親永遠地長眠了,離開您牽掛的孩子們,永遠長眠在您深愛的土地上,您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了。不再有痛苦,也不用吃大把大把的藥,打無窮無盡的針了。只是再也沒給我機會,讓兒看到您苦盡甘來的笑顏……多少次午夜夢回,夢見我?guī)近S山太平湖,去看那個父親打鐵20多年的地方,那個您牽著我和妹妹的手,躊躇車站最終未能成行的地方……多少次夢泣而醒,夢中我們同游西湖,這個你曾和我講過“杜十娘怒沉百寶箱”的地方,這個您曾生活過,臨走之前還念念不忘的地方。夢中您笑了,我的淚卻濡濕了枕巾……母親啊,您走時,兒才后悔沒能在您身體好時,帶您看盡這世間繁華,您走后,兒無數(shù)次播放劉紫玲那凄楚的《杜十娘》,讓思念的淚慢慢流淌……
母親,明天就是母親節(jié),我提前來陪您了,采了些野花送給您。我把清澈的山水引流蓮花池,讓我們娘兒倆在荷塘邊一起再默默坐會,等山泉水注滿蓮花池,我再離開。
母親,天堂很冷,您可一定要向太陽靠近些。
別怕,媽媽。會有一天,我也化作泥土,相守在您的身邊……<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