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span style="font-size: 16px;"><b> 很多年前,一部經(jīng)典電影《茜茜公主》讓我知道了在遙遠的地方有個美麗的國度,正傳頌著一段美麗的故事,它叫奧地利。</b></span></h3><h3><b> 都說一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讓人們知道了昆德拉,隨即知道了他的祖國捷克。我知道的捷克也是一部電影《好兵帥克》,當時是捷克斯洛伐克。后來是看了徐靜蕾執(zhí)導的電影《有一個地方只有我們知道》的宣傳,知曉了世界上還有一個那么浪漫、美麗的地方叫捷克布拉格。</b></h3><h3><b> 學生時代,我買的第一本傳記小說是《居里夫人傳》,從此了解了偉大的女性——瑪麗·居里,知道了她的祖國叫波蘭。</b></h3><h3><b> 今天,一個機會,能了卻惦記,何不走一趟那發(fā)生了美好事、美麗景、優(yōu)秀人的地方呢?!</b></h3><h3><b> 2018年的初夏,我要去東歐啦……</b></h3> <h3><b> 2018年6月11日 晴<br></b></h3><h3><b> 中國。<br></b></h3><h3><b> 蕪湖-上海。</b></h3><h3><b> 下午乘車前往上海,傍晚抵達,入住酒店。明天起早,趕飛機。</b><br></h3> <h3><b> 6月12日 晴 雨</b></h3><h3><b> 中國、奧地利、匈牙利。<br /></b></h3><h3><b> 上海-維也納-布達佩斯。<br /></b></h3><h3><b> </b><b>清晨,乘車前往浦東國際機場。10:10,搭乘奧地利航空直飛奧地利首都維也納,開啟東歐五國之旅。</b></h3><h3><b> 歷時近11個半小時于當?shù)貢r間(時差6小時)下午3:30抵達維也納。之后,乘車前往匈牙利首都布達佩斯。</b></h3><h3><b> 途中,窗外,雨后,清新?lián)涿?,沿途風力發(fā)電風車連綿不斷,屹立在平坦的、黃綠相間的、絲絨般的大地上。</b></h3><h3><b> 宿,布達佩斯。</b></h3> <h3><b> 6月13日 晴</b><br /></h3><h3><b> 匈牙利。</b></h3><h3><b> 布達佩斯。</b></h3><h3><b> 東歐五國游,今天走起。</b><b>游玩的第一個國家是匈牙利。在匈牙利只逗留1天,行程是游覽布達佩斯市內(nèi)主要景點。</b></h3><h3><b> 布達佩斯,匈牙利首都,位于多瑙河畔,是歐洲著名的古城。曾經(jīng),多瑙河兩岸相對的布達和佩斯兩城隔河相望,后經(jīng)幾個世紀的擴建,在1873年合二為一成布達佩斯。布達佩斯有"東歐巴黎"和"多瑙河明珠"的美譽,最重要的名勝大都位于多瑙河畔。</b></h3><h3><b> 早餐后,前往布達佩斯的英雄廣場游覽;隨后外觀了匈牙利國會大廈;逗留在塞切尼鏈橋上;乘坐多瑙河游船乘風破浪……</b></h3><h3><b> 午餐后,先遠觀了圣伊斯特萬大教堂,后乘車前往布達這邊的著名景點漁人城堡、馬加什教堂游覽。</b></h3><h3><b> 之后,和匈牙利布達佩斯說再見!乘車前往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fā)。</b></h3><h3><b> 宿,布拉迪斯拉發(fā)。</b></h3> <h3><i> 英雄廣場是1896年為紀念匈牙利民族在歐洲定居1000年而興建,1929年完工。整個建筑群壯麗宏偉,象征著幾經(jīng)戰(zhàn)爭浩劫的匈牙利人民,對歷史英雄的懷念和對美好前途的向往。</i><i>廣場中心矗立著的36米高的千年紀念碑在藍天中更加巍峨挺拔。</i><i>在紀念碑后面,有兩座高達16米的弧形柱廊,形成一個巨大的凱旋門;柱廊中立著14位匈牙利歷代著名統(tǒng)治者的雕像。</i><i>紀念碑的前方正在搭建舞臺,所以沒能拍到廣場全景。如今廣場已成為國內(nèi)外游人參觀游覽的勝地。每當重大節(jié)日或外國元首來訪時,都要在英雄廣場舉行盛大的儀式。</i></h3> <h3><i> 英雄廣場的兩側(cè)分別是匈牙利的藝術(shù)博物館(上)和國家博物館。</i></h3> <h3><i> 迎著有軌電車的方向前行,前方是著名的匈牙利國會大廈,左側(cè)是多瑙河,河對岸是布達,我們現(xiàn)在在佩斯。</i></h3> <h3><i> 站在國會大廈處(下),遠望多瑙河畔的布達美景。</i></h3> <h3><i> 國會大廈坐落于多瑙河畔的自由廣場,是布達佩斯的地標性建筑,也是歐洲大陸第一大國會大廈。建于奧匈帝國時期,具有典型的新哥特式風格。由匈牙利著名建筑師斯坦德爾伊姆雷設計并監(jiān)督修建。1896年開工,1904年完工啟用,歷時8年,樓高96米,整幢建筑除用了40萬塊磚和100萬塊珍貴石材,還奢侈地用了重達40公斤的黃金為建筑材料,奢華至極。我們的行程是外觀。</i></h3> <h3><i> 自由廣場上的帥哥士兵非常吸睛;下院前的噴水池里,孩子們在歡快嬉戲;雕塑旁游客們拍照留念……</i></h3> <h3><i> 結(jié)束了國會大廈的游覽,順著來時的路,去看下一個景點——塞切尼鏈橋。電車在身旁穿梭著,漸漸地遠去。此刻,有種沖動,我把手機丟給了團友幫拍照,便躍上了軌道,撒著歡地向前跑……身后不時傳來危險啊、危險的聲音……短短幾十秒的奔跑,心境仿佛回到了孩提時光,雖短暫,卻美好!愿能永葆對生活最簡單的熱愛!</i></h3> <h3><i> 在布達佩斯,有九座橋跨越多瑙河,連接布達和佩斯。其中最古老、最壯美的橋當屬塞切尼鏈橋。建于1839年,1849年完工。這是一座以鏈索為骨架的三孔鐵橋,長380米、寬15.7米,兩座橋墩之間相距203米,是當時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橋。放眼望去,矗立在兩岸的橋頭堡是兩座高大雄偉的石砌凱旋門,拱門雕飾精美,顯現(xiàn)出古典歐洲的王者之風。巨大的鋼索從橋頭堡引出,懸拉起舒展的橋面,勾勒出遒勁的曲線輪廓,如同一座巨大的藝術(shù)雕塑。二戰(zhàn)期間鏈橋被毀,戰(zhàn)爭結(jié)束至1949年,鏈橋才重建完畢。</i></h3> <h3><i> 登上多瑙河觀光游船,布達佩斯兩岸風光盡收眼底。有恢宏的國會大廈、巍峨壯觀的皇宮……更有橫跨多瑙河的多座大橋,其中有四座最為著名:塞切尼鏈橋、瑪格麗特橋、伊麗莎白橋和自由橋。它們有的宏偉壯觀,有的精致典雅,有的簡潔大氣,有的光彩奪目,以各自的魅力帶給了匈牙利的母親河——多瑙河無窮魅力。遺憾,綠色的自由橋沒拍成。</i></h3> <h3><i> 漁人城堡是一個新哥特式和新羅曼風格的觀景臺,位于布達一側(cè)多瑙河畔的城堡山,鄰近馬加什教堂。最早這里曾是個魚市,后來漁民們?yōu)榱说钟肭侄藿舜吮?。漁人城堡四周環(huán)境優(yōu)美,景色秀麗,站在這里可以鳥瞰布達佩斯全城美麗的風光。</i></h3> <h3><i> 回廊里有絕佳的觀景角度。</i></h3> <h3><i> 漁人城堡旁的馬加什教堂,是一座造型別致的建筑。如雨果所形容的,馬加什教堂是一座"石頭的交響曲"。它拋棄了傳統(tǒng)哥特式建筑的對稱結(jié)構(gòu),獨具匠心地將高高的鐘樓修建在教堂的一角,這使得整座建筑一下子變得輕盈,少了其他教堂的沉重與拘謹。歷代匈牙利國王的加冕儀式皆在此舉行,故又有"加冕教堂"之稱。行程是入內(nèi)自由參觀,沒有講解。</i></h3> <h3><b><br /></b></h3><h3><b> 6月14日 陰 小雨</b><br /></h3><h3><b> 斯洛伐克、奧地利。</b></h3><h3><b> 布拉迪斯拉發(fā)-維也納。</b></h3><h3><b><br /></b></h3><h3><b> 早餐后,前往斯洛伐克總統(tǒng)府,外觀。隨后步行去遠眺布拉迪斯拉發(fā)古城堡(斯洛伐克皇宮)。再行至布拉迪斯拉發(fā)的老城北門,小雨中漫步在老城街區(qū)……</b></h3><h3><b> 布拉迪斯拉發(fā)是斯洛伐克共和國的首都和經(jīng)濟、文化中心,西斯洛伐克州的首府,也是斯洛伐克最大的城市。位于多瑙河畔,河對岸就是奧地利。斯洛伐克1918年與捷克聯(lián)合建立捷克斯洛伐克,1960年改為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共和國,1989年成立捷克斯洛伐克聯(lián)邦共和國,1993年1月1日起與捷克和平分離,成為獨立主權(quán)國家。</b></h3><h3><b> 結(jié)束了短暫的斯洛伐克之旅后,和布拉迪斯拉發(fā)說再見!乘車前往奧地利首都維也納。</b></h3><h3><b> 途中在潘多夫名品奧特萊斯逗留了幾小時。下午到達維也納。</b></h3><h3><b> 維也納位于多瑙河畔,是奧地利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全國9個聯(lián)邦州之一,也是歐洲主要的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音樂之都"。已連續(xù)多年被聯(lián)合國人居署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維也納在一戰(zhàn)以前是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大公國、奧地利帝國和奧匈帝國的首都。其市中心古城區(qū)被列為世界遺產(chǎn)。</b></h3><h3><b> 抵達維也納,首先入內(nèi)參觀美泉宮和后花園,美泉宮里有耳機講解。之后游走在維也納的市區(qū),觀光。</b></h3><h3><b> 晚餐很豐盛,奧地利國王最愛的維也納烤豬肋排餐。</b></h3><h3><b> 宿,維也納。</b></h3> <h3><i> 斯洛伐克總統(tǒng)府又被稱為格拉蘇爾科維奇宮,洛可可式宮殿建筑,兩層,白色的外觀非常典雅大氣;總統(tǒng)府后面還有一座法式花園。</i></h3><h3><i> 遠觀布拉迪斯拉發(fā)古城堡,一座矗立在多瑙河岸邊山丘上的四四方方的建筑,城堡四角類似鉛筆頭狀的塔樓,遠看很像一個倒放的大方桌,與眾不同。</i></h3> <h3><i> 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地跟著導游從總統(tǒng)府步行來到了老城區(qū)。因為是早晨,天空不時飄著細雨,布拉迪斯拉發(fā)的街頭幾乎看不到行人。</i></h3><h3><i> 穿過老城北門(米歇爾門),回頭看,這就是布拉迪斯拉發(fā)古城墻里保存下來的唯一一座中世紀的城門。建造于14世紀,原是一座哥特式建筑,16世紀時被改造成現(xiàn)在的文藝復興樣式,城門之上是高51米綠色尖頂?shù)溺娝?lt;/i></h3><h3><i> 雨仍飄著,走在方石鋪就的街道上,路旁色彩柔和的18世紀洛可可建筑以及街邊密集的小商鋪、巷子,雖有些破舊,卻又飽經(jīng)滄桑的古樸,仿佛穿越到了中世紀。</i></h3><h3><i> 一會兒就到了中心廣場,著名的羅蘭噴泉佇立在廣場中央。建于1527年,頂端站著身著盔甲的城市守護神圣羅蘭騎士雕像。</i></h3><h3><i> 漫步向前是國家音樂廳,建于奧匈帝國時期,基調(diào)為米白色,房頂上有很多精美雕塑,正面墻上掛有醒目的演出海報,這里是國家歌劇團等的演出殿堂,在歐洲與世界都享有盛譽。</i></h3><h3><i> 轉(zhuǎn)角向前,是赫維茲多斯拉夫廣場,因為有斯洛伐克著名詩人赫維茲多斯拉夫雕像而得名;他的作品藝術(shù)地再現(xiàn)了十九世紀下半葉和二十世紀初期的斯洛伐克社會生活和政治關(guān)系,是斯洛伐克最偉大的詩人。</i></h3><h3><i> 布拉迪斯拉發(fā)老城,小而古、平而精、靜而幽;它的韻味,是需要住下來,靜心品賞。我,也只是匆匆而過。</i></h3> <h3><i> "工作中的男人"是布拉迪斯拉發(fā)老城中最著名的標志性雕像。路面井口蓋板打開,一個身著工作服的下水道工人,工作之余趴在地面休息。銅盔上還帶著下水道的泥水,滿手的骯臟,可嘴邊卻露出一抹笑容。關(guān)于雕像的意義解釋,坊間卻有多種傳說……</i></h3> <h3><i> 美泉宮是一座坐落在維也納西南部的巴洛克藝術(shù)建筑。曾是神圣羅馬帝國、奧地利帝國、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宮,如今是維也納最負盛名的旅游景點,美泉宮及其花園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i></h3><h3><i> 美泉宮得名于一眼泉水,馬蒂亞斯皇帝狩獵至此,飲一泉水,心神清爽,稱此泉為"美麗泉";1743年,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王下令在此建宮,便有了氣勢磅礴的宮殿和巴洛克式花園。面積2.6萬平方米,僅次于法國的凡爾賽宮。</i></h3><h3><i> 美泉宮也是皇家的昔日夏宮,哈布斯堡家族大多時間都居住在這里。1830年茜茜公主的丈夫奧匈帝國的第一位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出生在美泉宮,他的童年和青年的夏季都在美泉宮度過。它是弗朗茨·約瑟夫一世最喜歡和居住時間最長的住所,直到1916年在美泉宮走完了最后的人生旅程。</i></h3><h3><i> 美泉宮的故事中,流傳最廣、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莫過于茜茜公主和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的童話般浪漫愛情故事。</i></h3><h3><i> 來維也納的路上,導游還在帶我們重溫經(jīng)典,車載電視里播放著的正是曾經(jīng)留給我們美好記憶的"茜茜公主三部曲"。</i></h3><h3><i> 聽了宮內(nèi)講解后,原來這里也是茜茜公主太多無奈、心酸的傷心地,以至于拋下深愛著她的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只身旅居在外直至遇刺身亡。</i></h3><h3><i> 游客入內(nèi)參觀,不許拍照,所以沒能拍到內(nèi)景照片。這張是剛進入大門時拍的氣勢恢宏、低調(diào)的美泉宮正面外觀。</i></h3> <h3><i> 美泉宮背面的皇家花園是一座典型的法國式園林,碩大的花壇兩邊種植著修剪整齊的綠樹墻,綠樹墻旁有44座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雕像。園林的盡頭是一座小山坡,坡腳是一座"海神泉",水池的中央是一組根據(jù)希臘海神故事塑造的雕塑。向東便是皇宮名稱由來的"美泉",美泉的正對面是一片人造的羅馬廢墟和一塊方尖碑,凱旋門是美泉宮的最高點。海神泉的西邊是動物園和熱帶植物溫室。由于時間有限,諾大的后花園也只能是走馬看花,止步于海神泉處,沒有去觀后面山坡上的凱旋門等,踏著園區(qū)的碎石路,奔向集合地……</i></h3> <h3><i> 和小山坡上的凱旋門留個影吧!</i></h3> <h3><i> 市區(qū)觀光,首先來到維也納音樂廳。維也納愛樂之友協(xié)會音樂廳是維也納最古老、最現(xiàn)代化的音樂廳。音樂廳內(nèi)的大廳"金色大廳" 是每年舉行"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法定場所。始建于1867年,1869年竣工。是希臘式建筑。外墻黃紅兩色相間,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雕像,古雅別致。大廳內(nèi)共有1654個座位和大約300個站位,金碧輝煌的建筑風格和華麗璀璨的音響效果使其無愧于金色的美稱。遺憾的是,我們是外觀。</i></h3> <h3><i> 路過,在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有兩座遙遙相對的孿生建筑,就是著名的維也納自然史博物館和藝術(shù)史博物館。</i></h3><h3><i> 向前走了百十米過了馬路,一座雕像吸引了我——第一共和國紀念碑。碑中的三個頭像是社會民主黨的領(lǐng)袖,亞克布·勞易曼(共和國成立后第一任維也納市長 Jakob Reumann)、維克托·阿特勒(新聞記者,"工人報" 主編 Victor Adler)、費爾南多·漢努施(共和國政府秘書長,工會主席 Ferdinand Hanusch)。</i></h3> <h3><i> 距紀念碑不遠處就是奧地利議會大廈,想一睹它的風采,卻被施工的腳手架遮擋,找不到拍照角度,有點遺憾。順路繼續(xù)前行,穿過一個綠樹成蔭,鮮花滿園的街邊公園,遠遠就看到了高高的尖塔,那是一座新哥德式風格的建筑——維也納市政廳。</i></h3> <h3><i> 在市政廳廣場公園逗留了一會后,過了個馬路就進入了維也納人民公園。它是霍夫堡皇宮的一部分。公園以其玫瑰園著稱,還有彼得·馮·諾比萊的忒修斯廟和弗里德里希·奧曼的茜茜公主雕像等,我們只是穿場而過,沒有去近觀。經(jīng)過花園中的文藝復興式噴泉后便到了霍夫堡皇宮。</i></h3> <h3><i> 霍夫堡皇宮是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宮苑,坐落在維也納的市中心。經(jīng)過多次修建、重建,最終才演化成了現(xiàn)在這個由18個翼、19個庭院和2500個房間構(gòu)成的迷宮。</i></h3><h3><i> 霍夫堡皇宮在長達七百年的歷史中,記載著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開明統(tǒng)治的帝國盛世、約瑟夫二世繼承母業(yè)大刀闊斧實行改革的輝煌業(yè)績,也記載了弗蘭茨一世皇帝為了平息和拿破侖的紛爭而下嫁女兒的恥辱,記載了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皇帝時代多民族國家由盛而衰的景象。</i></h3><h3><i> 霍夫堡皇宮至今仍是聯(lián)邦共和國總統(tǒng)辦公地。我們從人民公園直接來到的是新霍夫堡皇宮英雄廣場,外觀,沒有入內(nèi)。所以老霍夫堡皇宮、弗朗茨皇帝廣場、城堡小教堂等都沒有看到。</i></h3><h3><i> 如今,新霍夫堡皇宮里面有幾家展覽館(人類文化、樂器、武器),一層是當前國立圖書館的閱覽室和目錄檢索大廳。</i></h3><h3><i> 從霍夫堡皇宮大門出來,過到馬路對面,正是瑪麗亞·特蕾西亞廣場,走了一圈,回到原點。已是近傍晚,還有一個景點……</i></h3> <h3><i> 維也納城市公園位于老城區(qū)東部環(huán)形大道內(nèi)側(cè),面積有約65000平方米,是維也納最受游客歡迎的公園。園區(qū)橫跨維也納河兩岸,中間由橋梁連接在一起。當然,最廣為人知的是約翰·施特勞斯鍍金雕像。因為沒有時間深入,只是近觀了這尊雕像。</i></h3> <h3><b><br /></b></h3><h3><b> 6月15日 晴</b></h3><h3><b> 奧地利。</b></h3><h3><b> 維也納-哈爾施塔特-薩爾茨堡。</b></h3><h3><b><br /></b></h3><h3><b> 早餐后,和維也納說再見。前往奧地利小鎮(zhèn)哈爾施塔特。</b></h3><h3><b> 哈爾施塔特鎮(zhèn)是奧地利薩爾茨卡默古特地區(qū)的一個村莊,位于哈爾施塔特湖湖畔,海拔高度511米。歷史上這一地區(qū)就因鹽而致富。因此這里又被稱作"世界上最美的小鎮(zhèn)"、"世界最古老的鹽都"。1997年哈爾施塔特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b></h3><h3><b> 小鎮(zhèn)不大,沒有安排午餐,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賞湖景,我們帶著事先準備好的食物邊走邊吃、邊吃邊看、邊看邊照……</b></h3><h3><b> 結(jié)束小鎮(zhèn)游覽后,便乘車前往下一個景點,參觀薩爾茨堡鹽礦(自費項目)。</b></h3><h3><b> 在薩爾茨堡周邊開采鹽礦的歷史已近4000多年了。薩爾茨堡主教自古以來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壟斷鹽的銷售,也為維也納的皇宮提供了大量財政收入。</b></h3><h3><b> 結(jié)束了鹽坑的參觀后乘車前往薩爾茨堡老城觀光。</b></h3><h3><b> 薩爾茨堡是奧地利共和國薩爾茨堡州的首府,是奧地利繼維也納、格拉茨和林茨之后的第四大城市,是音樂天才莫扎特的出生地。薩爾茨堡老城在1996年被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單。阿爾卑斯山的秀麗風光與薩爾茨堡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shù)渾然一體,使薩爾茨堡被譽為全世界最美麗的城市之一,被聯(lián)合國列為世界人類文明保護區(qū)。</b></h3><h3><b> 宿,薩爾茨堡。</b></h3> <h3><i> 哈爾施塔特有色彩斑斕的光影山水,有夢幻飄渺的云霧繚繞,有一排排臨湖而建的木屋,還有青山綠水、優(yōu)雅天鵝……哈爾施塔特的美仿佛來自天外,好個阿爾卑斯山下的仙境小鎮(zhèn)——哈爾施塔特。</i><br /></h3> <h3><i> 哈爾施塔特氣候溫暖,一年四季都適宜旅游。這座在險峻的斜坡和寶石般翡翠的湖泊間佇立的湖畔小鎮(zhèn),到處可見童話般清幽美好的住宅,恰似一座鮮花盛開的村莊。這里的居民似乎個個都是藝術(shù)家,琳瑯滿目的手工藝品隨處可見。小鎮(zhèn)上游人如織,陽光下賞湖景享美食,怎地個愜意!</i></h3> <h3><i> 海拔3000多米的山峰和清澈透底的湖泊,把這個地方變成了人間天堂。</i></h3> <h3><i> 湖光山影,在水一方。</i></h3> <h3><i> 停止作業(yè)的古老的鹽坑現(xiàn)已成為觀光區(qū),游客可以下去體驗。在休息室里穿上作業(yè)服后就可去坐軌道小火車,進入到幾百米深寒氣逼人的鹽坑底部。最驚險的是過程中坐木制滑座向下滑,落差有20多米。一路上有導游講解鹽坑的歷史,從鹽礦的形成、提煉等。鹽坑下面有礦石展示、模擬現(xiàn)場、視頻播放等。在鹽坑隧道中行走,我們來回于奧地利、德國,一塊告示牌即是他們的國界線。最后排排坐,乘著礦工小火車從坑里開出來。到達地面時,大家還在興奮不已,開心的樣子仿佛回到了16歲……</i></h3> <h3><i> 小女孩看著我們這群不認識的外國爺爺奶奶歡樂無比的樣子,懵了 ??</i></h3> <h3><i> 薩爾茨堡老城被群山環(huán)繞,城內(nèi)狹窄的胡同顯示出一片中古時代的風情。當年最熱鬧的糧食胡同里,如今仍然掛滿了各個商店的行業(yè)標記。一代音樂偉人莫扎特就出生在這個胡同的9號,為薩爾茨堡老城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保存完好的薩爾茨堡老城有歐洲最古老的舊城堡,有巴洛克風格的老建筑。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尖塔教堂和修道院,綠樹成蔭的園林和千姿百態(tài)的噴泉、雕塑把薩爾茨堡打扮得格外美麗。從老城遠眺,可以把山頂上的薩爾茨堡城堡的美景盡收眼底。</i></h3> <h3><i> 莫扎特廣場位于薩爾茨堡大教堂旁邊不遠處,廣場不大,主要是看莫扎特雕像。廣場上的莫扎特塑像由薩爾茨堡人捐款于1842年落成,莫扎特的兩個兒子出席了落成典禮。</i></h3> <h3 style="text-align: left;"><b><br /></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6月16日 晴</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奧地利、捷克。</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薩爾茨堡-克魯姆洛夫-布杰約維采。</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br /></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早餐后,離開薩爾茨堡。在奧地利一天半的旅程結(jié)束了。再見,奧地利!乘車前往捷克小鎮(zhèn)克魯姆洛夫。</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捷克有兩個克魯姆洛夫城,一個是波西米亞克魯姆洛夫,另一個是摩拉瓦克魯姆洛夫。我們?nèi)サ氖遣ㄎ髅讈喛唆斈仿宸?,簡稱CK小鎮(zhèn)。</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CK小鎮(zhèn)坐落于捷克南部的波希米亞地區(qū),位于伏爾塔瓦河的上游,距捷克首都布拉格約160公里。小鎮(zhèn)在13世紀時由于處在一條重要的貿(mào)易通道上而逐漸繁盛。大部分建筑建于14世紀至17世紀之間,多為哥特式和巴洛克式風格。整個小鎮(zhèn)被流經(jīng)該處的伏爾塔瓦河環(huán)抱著,而著名的城堡則建在河的對岸,風采卓然。登高遠眺,以城堡為中心的中世紀城市一望無邊,令人驚嘆。1992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抵達CK小鎮(zhèn)已是午餐時間。午餐后便開始了游玩。今天的景點是參觀古城堡、游小鎮(zhèn),時間較寬松。晚餐仍在小鎮(zhèn)吃。</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晚餐后乘車前往捷克的布杰約維采(百威小鎮(zhèn))。布杰約維采是一座啤酒之城,生產(chǎn)的"布多巴扎·布多巴爾"啤酒據(jù)說是世界最好的啤酒。百威啤酒源于該地,13世紀起該地就以釀造啤酒而知名,因此被稱為百威小鎮(zhèn)。抵達后可以逛逛小鎮(zhèn),品嘗下"布多巴扎·布多巴爾"啤酒。</b></h3><h3 style="text-align: left;"><b> 宿,百威小鎮(zhèn)。</b></h3> <h3><i> 走進CK小鎮(zhèn),時間視乎滯留在十八世紀,伏爾塔瓦河滋潤著古城、潺潺流淌著……午餐時分,站在就餐的中國餐館旁,拍下了CK小鎮(zhèn)的第一張圖片。</i></h3> <h3><i> 午餐后,開始走今天的行程。一下午的時間可以自行游小鎮(zhèn),或是跟著導游先去參觀古城堡、再去逛小鎮(zhèn)。幾乎所有的人都選擇了后者。我們左顧右盼地走在熱鬧的小鎮(zhèn)街上,穿過中心廣場,來到了小木橋上,藍天白云中古城堡高高屹立在山坡上。下了橋,便拾級而上前往古城堡。進入古城堡的內(nèi)院,經(jīng)過華麗的城堡建筑,中古世紀遙遠年代的作品——墻壁上的彩繪,至今還是那么的精美。古城堡里門庭若市。</i></h3> <h3><i> 古城堡上有眾多觀小鎮(zhèn)全景的地方,每一處都會讓你驚訝無比,怎么會有這么美的地方!藍天白云、青山綠水環(huán)抱中的橙紅色古城,美得令人窒息!遠處波西米亞南部郁郁蔥蔥的森林是古城的天然綠色屏障。城中哥特式、巴洛克式風格的建筑依據(jù)蜿蜒盤旋的伏爾塔瓦河在兩岸盡情地伸長,鱗次櫛比,錯落有致。掩映在波光粼粼里的層層疊疊的橙紅色屋頂,如夢如幻……克魯姆洛夫,美哉!</i></h3> <h3><i> 在拍的小鎮(zhèn)全景照片中,我喜歡這張。說不出理由,感覺!這張照片是在城堡的第一個觀景臺拍的。觀景臺很小,人們排著隊依次進入。這里也是距離地面最近的,面前的景致看得很清楚,視野剛好適合手機拍攝。拾級而上,視野更加開闊,登高望遠,看得真遠。面對廣袤,手機拍照有點無措了。原來,擁有、適合、珍惜,才是最好的!</i></h3> <h3><i> 走過城堡觀景區(qū),繼續(xù)向上行走是城堡花園。精致、遼闊!穿行其中,神清氣爽,恍若隔世?;▓@中央的"瀑布噴泉",就是傳說中的捷克第一美泉。</i></h3> <h3><i> 從古城堡出來,離集合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有點累,就沒和大家一起去逛小鎮(zhèn)了。小鎮(zhèn)商鋪很多,很是熱鬧。我買了杯飲料,悠悠哉哉地晃到了小木橋上。橋很小,來來往往的人很多,我停住了腳步,憑欄而站,歇歇腳,發(fā)發(fā)呆……享受一下這偷來的好時光,在異國,在他鄉(xiāng)!</i><br /></h3> <h3><i> 晚餐后,漫步小鎮(zhèn),閑庭信步,回味無窮。夕陽下,伏爾塔瓦河畔的酒吧、咖啡廳里的人們品著咖啡、喝著美酒、賞著風景還有風景里川流不息的你我他,河面上蕩舟的人們依然歡騰著,一切都是那樣的安逸并生機勃勃……走出這道雄偉壯觀的古城門,CK小鎮(zhèn) Bye!</i></h3> <h3><i> 克魯姆洛夫,美麗的古城小鎮(zhèn),再見!愿歲月靜好!</i></h3> <h3><b><br /></b></h3><h3><b> 6月17日 晴</b></h3><h3><b> 捷克。</b></h3><h3><b> 布杰約維采-瑪利亞溫泉-卡羅維瓦里-布拉格。</b></h3><h3><b><br /></b></h3><h3><b> 今天是我出游以來最積極的一次吃早餐,因為要擠時間補游百威小鎮(zhèn)。</b></h3><h3><b> 早餐后,離開布杰約維采(百威小鎮(zhèn)),乘車前往捷克瑪利亞溫泉鎮(zhèn)。</b></h3><h3><b> 瑪利亞溫泉是捷克卡羅維發(fā)利州的一個鎮(zhèn),以溫泉著名。在捷克林山東麓,臨伏爾塔瓦河支流特普拉河,海拔600米。是捷克西部三角型的三座溫泉城市中第二大溫泉城,它的顯赫名聲不僅在于溫泉的療效和高質(zhì)量的自然資源,還在于它所處的迷人的地理位置。這座泉城坐落在風景如畫的峽谷里,這一地帶富于天然的美麗自然風光和取之不盡的礦泉資源,這里涌流著成百眼富含不同化學成分的清涼礦泉水。</b></h3><h3><b> 結(jié)束了瑪利亞溫泉鎮(zhèn)的游覽,乘車前往捷克另一溫泉鎮(zhèn)——卡羅維瓦里。</b></h3><h3><b> 卡羅維瓦里簡稱KV小鎮(zhèn),捷克的優(yōu)雅溫泉鄉(xiāng),是歐洲歷史上最悠久的溫泉小鎮(zhèn),至現(xiàn)在己有600多年的歷史,這里既是療養(yǎng)勝地,也是風景區(qū)。城內(nèi)巴洛克式建筑、溫泉長廊及優(yōu)美山谷景色,數(shù)不勝數(shù)。特普拉河穿城而過,街道沿河興建,兩旁建筑古色古香,洋溢著維多利亞時代風格。城內(nèi)每股泉水都有長廊,長廊內(nèi)有水龍頭,沿著特普拉河兩岸的人行步道行走,邊走邊喝,不但可瀏覽兩岸獨特的建筑風格,更可達到養(yǎng)生目的。</b></h3><h3><b> 結(jié)束了KV小鎮(zhèn)的游覽,今天的行程走完。乘車前往捷克首都布拉格,晚餐是大餐烤豬蹄(自費)。</b></h3><h3><b> 宿,布拉格。</b></h3> <h3><i> 清晨,匆匆吃了早餐,距出發(fā)還有40多分鐘,可以去河邊走走,再去中心廣場看看。出了旅店大門,迎著朝陽,一個人走在靜謐的街道上,小鎮(zhèn)似乎還在睡夢中,古老的青磚地上回響著的是我咚咚的歡快腳步聲,走著走著就走到了馬路中央,環(huán)顧四周還是我一人。</i></h3><h3><i> 環(huán)鎮(zhèn)的小河是伏爾塔瓦河引流下來的河渠,靜靜流淌著,橙紅色的房子倒影在綠水中,還有河畔搖曳的綠樹作伴,一派安詳寧靜的風景。在河邊逗留了片刻之后便來到了不遠處著名的小鎮(zhèn)中心廣場。</i></h3><h3><i> 廣場上已有稀疏的人影。一百多米長的正方形廣場確實很大,</i><i>廣場中央有個20多米高的塑像噴泉據(jù)說是捷克最高的噴泉,朝霞輝映下的廣場氣派非凡!</i></h3> <h3><i> 百威小鎮(zhèn)的中心廣場是一個四邊長133米的正方形廣場,是捷克最大的廣場。</i></h3> <h3><i> 瑪利亞溫泉鎮(zhèn)是全歐洲最佳的療養(yǎng)地之一。城市被森林環(huán)繞著,沿著緩緩的斜坡向外擴展。站在高處遠望,一幢幢房屋宛如浮在綠海上的帆船。城區(qū)內(nèi)綠樹成蔭,草地如茵,花木盛開,寧靜優(yōu)雅,猶如一幅美麗的風景畫,因而有"捷克花園里的花園"的美稱。</i></h3> <h3><i> 在一片生機盎然的綠色中,樹下,一張白色長條椅上,坐著一對老夫妻,畫面溫馨美好。無意驚擾,他們卻友好的揮手招呼。感動!在此,祝福他們健康長壽、相伴一生!</i></h3> <h3><i> 街上奔跑著的馬車、摩托車、汽車構(gòu)成了一幅別樣的圖畫。街道的一邊是五顏六色的新古典主義建筑;另一邊則是開放的公園,有著大片大片的綠草地,是人們休憩鍛煉的好場所。</i></h3><h3><i> 小鎮(zhèn)里最大的柱廊是溫泉柱廊,1889年仿照巴洛克式風格修建的。旁邊的噴泉會伴隨著不同的音樂噴出不同形狀的水柱,賞心悅目。</i></h3><h3><i> 林蔭道上遠去的背影讓我看到了"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的美好故事。</i></h3><h3><i> 剛進小鎮(zhèn)不久,就遇到了兩座真人大小的銅像。1904年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和英格蘭國王愛德華七世相遇在此,他們當時都在這里療養(yǎng)。</i></h3> <h3><i> 抵達KV小鎮(zhèn)后先吃午餐,之后,從這兒開始游覽小鎮(zhèn)。小鎮(zhèn)的建筑,現(xiàn)代和歷史的對比,各有千秋。</i></h3> <h3><i> 街邊公園連綿不斷,綠植富饒,環(huán)境優(yōu)雅。累了,街邊長椅歇一歇;渴了,接一杯泉水潤潤嗓;愜意!美景中搶眼的還是"泉"。</i></h3> <h3><i> 街邊隨處可見這種琳瑯滿目的售貨車,大部分都是賣泉水杯的。還有這種隨處可以飲用的泉水,基本都是在長廊里。</i></h3> <h3><i> 磨坊溫泉回廊是KV小鎮(zhèn)里最華麗的溫泉回廊,由捷克著名建筑大師Josef Zitek設計。走在遠古時代的回廊里,卻想起現(xiàn)代詩人汪國真的詩歌《走向遠方》:</i></h3><h3><i> 我們學著只爭朝夕。<br /></i></h3><h3><i> 人生苦短,</i></h3><h3><i> 道路漫長,</i></h3><h3><i> 我們走向并珍愛每一處風光,</i></h3><h3><i> 我們不停地走著,</i></h3><h3><i> 不停地走著的我們也成了一處風光。</i></h3><h3><i> 走向遠方,</i></h3><h3><i> 從少年到青年,</i></h3><h3><i> 從青年到老年,</i></h3><h3><i> </i><i>我們從星星走成了夕陽。</i></h3> <h3><i> 優(yōu)美典雅的小鎮(zhèn),街道沿河興建,河上相隔不遠就有一座小橋,連接兩岸的城鎮(zhèn),交通頗為方便。小鎮(zhèn)道路的一邊以16世紀以來鱗次櫛比的典雅建筑飯店和精品店為主,一邊則是擁有幾處溫泉源頭的市區(qū)公園,彼此靜守兩側(cè)。街上人流如潮,偶爾也會巧遇當?shù)厝说慕诸^表演,非常有趣。</i></h3> <h3><b><br /></b></h3><h3><b> 6月18日 晴</b></h3><h3><b> 捷克。</b></h3><h3><b> 布拉格-布爾諾。</b></h3><h3><b><br /></b></h3><h3><b> 今天在布拉格停留1天。早餐后,前往布拉格老城區(qū),先去查理大橋走一回,之后在老城廣場逗留,午餐前去廣場附近的商城逛逛。</b></h3><h3><b> 布拉格是捷克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位于捷克中波希米亞州、伏爾塔瓦河流域,地處歐洲大陸的中心。布拉格是一座著名的旅游城市,市內(nèi)擁有眾多的各個歷史時期、各種風格的建筑,其中以巴洛克風格和哥特式居多。布拉格建筑給人整體上的觀感是建筑頂部變化特別豐富,且色彩極為絢麗奪目,號稱歐洲最美麗的城市之一,也是全球第一個整座城市被指定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的城市。</b></h3><h3><b> 午餐后,前往布拉格城堡,游覽圣維特大教堂、舊皇宮、圣喬治教堂(修道院)和黃金巷。</b></h3><h3><b> 布拉格城堡位于捷克伏爾塔瓦河的丘陵上,是捷克的要塞,一直是布拉格王室的所在地,幾世紀以來經(jīng)過多次擴建,不僅保留許多雄偉建筑和歷史文物,現(xiàn)今仍是捷克總統(tǒng)的居所。</b></h3><h3><b> 導游語:世界上最適合流浪的地方——布拉格。我,只能體會它的浪漫,無法感受。滿滿的行程無暇體驗游走的味道。欣慰的是滿目里的彩色樓房、橙紅色屋頂、藍色天空……像一幅雋永的風景油畫,留在了腦海中。再見,布拉格。</b></h3><h3><b> 乘車前往布爾諾。</b></h3><h3><b> 宿,布爾諾。</b></h3> <h3><i> 今天又是一個麗日藍天。首先前往的是老城區(qū)的查理大橋。早晨,碧波粼粼的伏爾塔瓦河穿城而過,遠眺的方向就是我們要去的地方。布拉格市是一個山清水秀的多橋之城,18座大橋橫架在河水之上,將兩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和文藝復興式的建筑連成一體。我們行走在充滿歷史韻味的布拉格老城街道上,兩旁是一排排風格迥異而又富有色彩的古老建筑,紅黃相間的電車不斷的穿梭在街頭巷尾,游客乘坐的豪華敞篷跑車瀟灑地兜著風……可能是因為早了點,街上行人稀少。當越接近查理大橋時,街上的人就多了起來,應當和我們一樣都是想早點來大橋游覽的游客吧。</i></h3> <h3><i> 查理大橋與兩岸連接處有兩座宏偉的哥特式塔樓,他們和橋梁一起組成了完整的查理大橋。連接老城區(qū)與查理大橋的"老城橋塔"被譽為是歐洲最美麗的橋塔之一。</i></h3> <h3><i> 查理大橋建于1357年,是一座14世紀最具藝術(shù)價值的石橋,橫跨在伏爾塔瓦河上。橋長520米、寬10米,有16座橋墩,大橋兩端是布拉格城堡和老城區(qū),是歷代國王加冕游行的必經(jīng)之路。橋上有30尊圣者雕像,都是出自捷克17、18世紀巴洛克藝術(shù)大師的杰作,被歐洲人稱為"歐洲的露天巴洛克塑像美術(shù)館"?,F(xiàn)在原件已經(jīng)保存在博物館內(nèi),大部分已換成了復制品。坊間流傳這樣一種說法:只有把查理大橋走過九遍才算來過布拉格。我,只走了一遍;到過,浮光掠影。以下圖片是從老城橋塔向布拉格城堡方向走去,一路上遠眺城堡的景致。</i></h3> <h3><i> 穿過前面的橋塔,就是布拉格城堡了。</i></h3> <h3><i> 這是蔡依林歌曲《布拉格廣場》所指的地方,也叫老城廣場,近千年來一直是人們集會的場所。如今,世界各地的游客蜂擁而至,在此駐足逗留。</i></h3><h3><i> 提恩教堂是老城廣場上最醒目的建筑物,建于1365年,以哥德式雙塔建筑著稱,總高度約為80公尺。由于教堂的外形酷似童話中的魔鬼城堡,它還被人們形象地稱做"魔鬼教堂",是老城廣場上最古老的建筑??植榔H【暗牡胤?。</i></h3><h3><i> 老城廣場的中心是揚·胡斯雕像。他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偉大的愛國者、布拉格查理大學的首任校長。由于胡斯的主張與羅馬天主教會針鋒相對,因而被處以火刑。雕像于1915年塑成,用時13年。</i></h3><h3><i> 廣場上有對新人正在拍攝婚紗照,背景是巴洛克風格的圣尼古拉教堂,在浪漫的布拉格留下美麗的倩影和幸福的回憶。</i></h3><h3><i> 旁邊就是聞名于世的精美別致的天文鐘。每到整點,鐘上的窗門便自動打開,鐘聲齊鳴,12個圣像如走馬燈似地在窗口出現(xiàn),向人們鞠躬。這個復雜而又奇妙的自鳴鐘,是15世紀中期一位鉗工用錘子、鉗子、銼刀等工具建造的,至今走時準確,成為人們觀賞的一件珍品。遺憾的是正在維修狀態(tài),由于時間的原因,也未能看到整點表演。</i></h3><h3><i> 老城廣場的風景充滿著輕松自由的氣氛,在這個廣場上隨便找個露天的咖啡廳、酒吧坐坐,要一杯扎啤,看看人頭攢動的廣場和周邊的古建筑,應是最美的享受……</i></h3> <h3><i> 布拉格城堡總統(tǒng)府門崗。</i></h3> <h3><i> 圣維特大教堂是布拉格城堡最重要的地標,典型的哥特式建筑,歷史上經(jīng)過三次擴建,融合了巴洛克、文藝復興等風格,薈萃了建筑藝術(shù)的精髓,有"建筑之寶"的美譽。煙熏色的外體,高聳峭拔,威武莊嚴。除了豐富的建筑特色外,也是布拉格城堡王室加冕與辭世后長眠之所。</i></h3> <h3><i> 走進圣維特大教堂,典雅寬廣,尊貴氣勢撲面而來,彩玻將光影撫弄得迷離游移……游客絡繹不絕。我們是入內(nèi)自由參觀,沒有講解。</i></h3> <h3><i> 舊皇宮建于12世紀,在圣維特大教堂旁邊,是布拉格城堡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以往波西米亞國王的住所。入口一進去是挑高的維拉迪斯拉夫大廳,也是整個皇宮的重心——宴會廳。舊皇宮的裝飾簡樸。沿著螺旋樓梯向上有一個廳和戶外陽臺,站在陽臺上可以俯瞰布拉格全景。</i></h3> <h3><i> 俯瞰布拉格城,橙紅色屋頂海點綴著棵棵綠樹,遠處藍天白云層次分明,一幅中世紀布拉格油畫圖躍然眼前……仿佛置身于露天的西方建筑美術(shù)館中,諸種風格的建筑,鑄造了布拉格"千塔之城"、"金色城市"的美譽。</i></h3> <h3><i> 圣維特大教堂后方有雙塔的紅色教堂是圣喬治教堂,圣喬治教堂是捷克保存最好的仿羅馬式建筑。一旁的圣喬治女修道院是波西米亞第一個女修道院,曾在18世紀被拆除改建為軍營,現(xiàn)為國家藝廊。</i></h3> <h3><i> 黃金巷位于布拉格城堡內(nèi)圣喬治教堂和玩具博物館之間,現(xiàn)是一條出售手工藝品的小商業(yè)街。16世紀羅馬帝國時期,這里居住了很多冶金師,為城堡里的達官顯宦打造金銀首飾。小巷不大,所有建筑都是小小的,色彩豐富,像童話王國里精靈的居所。</i></h3> <h3><i> 城堡古城墻上,游人們各領(lǐng)風騷。</i></h3> <h3><i> 今天眼和腦裝了太多的東西。結(jié)束一天的"戰(zhàn)斗",走在這樣的一條"鄉(xiāng)間小道"上,舒服!</i></h3> <h3><b><br /></b></h3><h3><b> 6月19日 晴</b></h3><h3><b> 捷克、波蘭。</b></h3><h3><b> 布爾諾-奧斯維辛-克拉科夫。</b></h3><h3><b><br /></b></h3><h3><b> 早餐后,離開捷克布爾諾前往波蘭奧斯維辛集中營。捷克二天半的旅程結(jié)束了,再見!</b></h3><h3><b>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納粹德國時期建立的勞動營和滅絕營之一,有"死亡工廠"之稱,其遺址位于波蘭南方的小城奧斯威辛,距波蘭首都華沙300多公里,距波蘭克拉科夫西南60公里。大約有110萬人在這里被殺害,其中絕大部分是猶太人。</b></h3><h3><b> 奧斯維辛集中營是德國納粹政權(quán)對猶太人實行種族滅絕的鐵證,同時也見證了反人類的滔天罪行。1945年蘇聯(lián)紅軍解放了波蘭;1947年波蘭國會立法將奧斯維辛集中營舊址辟為殉難者紀念館;1979年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將其列入世界文化遺產(chǎn)名錄,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戰(zhàn)爭"。</b></h3><h3><b> 結(jié)束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參觀后繼續(xù)乘車前往波蘭第三大城市克拉科夫。</b></h3><h3><b> 克拉科夫市是波蘭南部最大的工業(yè)城市??死品蚴∈赘陛犑?。位于維斯瓦河上游兩岸,是中歐最古老的城市之一。歷史上波蘭的故都。</b></h3><h3><b> 抵達克拉科夫,主要游覽克拉科夫老城最熱鬧的地方——市中心的集市廣場,號稱是全歐洲最大的中世紀廣場。許多人到克拉科夫就是特地來此感受波蘭地道的地方風情。</b></h3><h3><b> 廣場上主要建筑有市政廳鐘樓、紡織會館、瑪麗亞大教堂和波蘭著名詩人亞當·密茨凱維奇的銅像。</b></h3><h3><b> 宿,克拉科夫。</b></h3> <h3><i> 奧斯維辛集中營外是廣闊無障礙的天地?,F(xiàn)在,每天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i></h3> <h3><i> 這條鐵路直通營中。當時的人們座著火車來到這里是多么希望前方就是他們的避難所。殊不知,他們生命的倒計時已開始!</i></h3> <h3><i>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大門。曾經(jīng)的魔鬼之門……</i></h3> <h3><i> 納粹把猶太人從歐洲各國押運到這里,再分類關(guān)押在幾百人共宿的營房里,吃喝拉撒睡。營中到處是鐵絲網(wǎng)、電網(wǎng),還埋有地雷,插翅難逃!</i></h3> <h3><i> 參觀結(jié)束,走出集中營大門,回望時,已是綠草茵茵、不知名的花兒迎著陽光盛開著。是生命!是美好!頓時,溫暖沁潤身心……</i></h3> <h3><i> 到達克拉科夫,下車不遠處就是瓦維爾城堡和教堂,行程是遠觀。維斯瓦河畔的綠草地上人們悠閑地曬著太陽。幸福,就是這么簡單!</i></h3> <h3><i> 跟著導游,我們穿街走巷在克拉科夫……</i></h3> <h3><i> 終于到了市中心的集市廣場。市政廳鐘樓在藍天白云中尤為壯觀。它建于13世紀末,1820年老市政廳因開辟廣場被拆除,鐘樓部分被保留,如今它是克拉科夫歷史博物館的一個分館。鐘樓地下室曾是帶有中世紀刑場的監(jiān)獄,頂層開放。我們只是外觀。</i></h3> <h3><i> 市政廳鐘樓旁邊立一鋼鐵頭盔雕塑,孩子們爬上爬下的在玩耍……</i></h3> <h3><i> 紡織會館和市政廳(上)?,旣悂喆蠼烫煤图徔棔^。</i></h3> <h3><i> 瑪麗亞大教堂是波蘭最漂亮的哥特式古建筑之一,高81米,是廣場周圍最矚目的建筑,是為紀念瑪麗亞升天所建。幾個世紀以來一直作為城市中最主要的大教堂。沒有入內(nèi),外觀。</i></h3> <h3><i> 廣場上,有許多這種中世紀風格的馬車,披紅戴綠的成了廣場上一道靚麗的風景。</i></h3> <h3><i> 紡織會館是一座文藝復興樣式建筑,是克拉科夫最著名的地標性建筑之一?,F(xiàn)在已改建為商場和博物館。</i></h3> <h3><b> </b></h3><h3><b> 6月20日 晴</b></h3><h3><b> 波蘭。</b></h3><h3><b> 華沙。</b></h3><h3><b><br /></b></h3><h3><b> 早餐后前往華沙,波蘭共和國的首都、馬佐夫舍省的省會,波蘭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和第一大城市。位于維斯瓦河兩岸、波蘭中部,城市人口170萬,城市面積512平方公里。市內(nèi)草坪綠地遍布,市郊森林環(huán)繞,有"綠色之都"美譽。和中國的城市哈爾濱、臺北結(jié)為了友好城市。</b></h3><h3><b> 華沙是歷史名城,一戰(zhàn)二戰(zhàn)時期一度被占領(lǐng),二戰(zhàn)中遭到嚴重破壞,經(jīng)過戰(zhàn)后幾十年的修建,現(xiàn)已成為一座美麗的城市。</b></h3><h3><b> 今天的華沙市保持著老城和新城的布局。老城區(qū)位于西維斯瓦河岸,中世紀巍峨壯觀的紅色尖頂建筑群都集中在這里。城區(qū)到處聳立著紀念碑、雕像等。國際著名物理學家居里夫人出生的佛里塔大街的寓所已辟為了博物館。</b></h3><h3><b> 抵達華沙已是中午時分,午餐后,開始游玩克拉科夫郊區(qū)街和老城區(qū)。華沙的天空湛藍湛藍,朵朵白云飄浮其間,陽光普照大地,倘佯在華沙美好時光里的人們是幸福的!</b></h3><h3><b> 至此,東歐五國之旅將劃句號。</b></h3><h3><b> 宿,華沙。</b></h3> <h3><i> 首先來到"圣十字教堂",外觀。1944年波蘭軍民在這里持續(xù)戰(zhàn)斗了14天,勇士們將鮮血灑在十字架下,為自由和平花朵的開放把生命獻在了祭壇上。這座著名的教堂也同時犧牲,成為戰(zhàn)死者的靈堂?,F(xiàn)在的圣十字大教堂是戰(zhàn)后1946年重建的巴羅克式建筑。偉大的波蘭音樂家肖邦的心臟安放在此。</i></h3> <h3><i> 圣十字教堂的斜對面是波蘭國家科學院,哥白尼的坐像立于門前。尼古拉·哥白尼(1473年2月19日-1543年5月24日,享年70歲),是文藝復興時期的波蘭天文學家、數(shù)學家、教會法博士、神父。40歲時,他提出了日心說,否定了教會的權(quán)威,改變了人類對自然對自身的看法。當時羅馬天主教廷認為他的日心說違反《圣經(jīng)》,哥白尼仍堅信日心說,并認為日心說與其并無矛盾,經(jīng)過長年的觀察和計算完成了他的偉大著作《天體運行論》。</i></h3> <h3><i> 沿著克拉科夫郊區(qū)街繼續(xù)往城堡廣場方向走去。遠觀,路對面的波蘭總統(tǒng)府,是座新古典主義建筑,修建于1818年,矗立著的雕像是約澤夫·波尼亞托夫斯基親王。</i></h3> <h3><i> 繼續(xù)前行,路對面是加爾默羅會教堂,一座羅馬天主教的教堂。修建于1761年至1783年期間,是華沙新古典主義外觀特征最強的教堂。二戰(zhàn)期間,教堂只受到了輕微程度的損壞。在圣約翰主教座堂修復之前,加爾默羅會教堂曾是座準主教座堂。</i><br /></h3> <h3><i> 之后,遠觀,路對面的波蘭偉大的愛國詩人和社會活動家亞當·密茨凱維奇雕像。他的一生是被監(jiān)禁、放逐、流亡和戰(zhàn)斗的一生。他從不屈服。他是波蘭民族的驕傲,也是民族苦難的象征。他為波蘭爭取自由解放的精神一直激勵著波蘭人民。在中國,早在1907年,魯迅先生就把他的作品介紹給中國讀者,并高度評價他的詩"雖至今日,影響波蘭人之心者,力猶無限"。</i></h3> <h3><i> 不一會,就來到了華沙城堡廣場。廣場上人們川流不息,齊格蒙特三世紀念柱巍然屹立在廣場中央,華沙王宮(城堡)在藍天白云的襯托下更加的鮮明耀眼。為紀念國王齊格蒙特三世遷都華沙而建的紀念柱,在二戰(zhàn)期間被毀,1949年重新修復。王宮在二戰(zhàn)期間也遭破壞,1971年1月重建。</i></h3> <h3><i> 遺憾,沒能去居里夫人博物館參觀、留影!應在據(jù)此不遠處吧。選個華沙老城場景留個影——華沙城堡廣場。謝謝路人甲的幫拍!</i></h3> <h3><i> 廣場的另一端有一段修建后的老城城墻。著名的美人魚雕像、居里夫人博物館等都在墻內(nèi)。</i></h3> <h3><i> 穿過熱鬧的老城街道來到中心廣場,美人魚雕像坐落在廣場中央。與其他美人魚雕像不同的是華沙美人魚雕像高大,姑娘昂首挺胸,左手緊握盾牌右手高舉利劍,塑造了保衛(wèi)祖國的英雄形象。美人魚是華沙的象征、守護神。齊格蒙特三世紀念柱與美人魚一起構(gòu)成了華沙城的城徽。廣場四周幾乎都是商家搭建的涼棚,人們在涼棚下吃飯、喝咖啡、聊天,鴿子慢吞吞地覓著食,老人們曬著太陽……</i></h3> <h3><i> 最后,游覽了肖邦(瓦津基)公園。肖邦公園是波蘭最美麗的公園之一,具有英國園林風格。原是波蘭末代國王斯·奧·波尼亞托夫斯基(1766--1795年)的別墅,因公園內(nèi)立有肖邦的雕像,故又稱之為"肖邦公園"。園內(nèi)宮殿、樓閣、池沼、草地錯落其間。最負盛名的水上宮殿——瓦津基宮,雄偉多姿,富麗堂皇。從遠處眺望,宮殿與水中倒影渾然一體,令人心曠神怡,美不勝收。二站期間也遭破壞,1960年開始修建。在其東北方向不遠的地方,坐落著梅希萊維茨基宮。這座宮殿保存完好,未受戰(zhàn)爭破壞。</i></h3> <h3><b><br /></b></h3><h3><b> 6月21、22日 晴 雨</b></h3><h3><b> 波蘭、奧地利、中國。</b></h3><h3><b> 華沙-維也納-上海-蕪湖。</b></h3><h3><b><br /></b></h3><h3><b> 晨,乘車前往華沙肖邦機場,搭乘華沙飛維也納班機、轉(zhuǎn)飛上海浦東機場,歷時13個小時。</b></h3><h3><b> 之后乘車返蕪,結(jié)束旅程。</b></h3> <h3><i> 第一次有機會拍到這樣的場景。這是在華沙肖邦機場準備起飛的飛行員,飛維也納。也是我們返程的第一站。</i></h3> <h3><i> 感謝同行!祝好??</i></h3> <h3><b><br></b></h3><h3><b> 止筆之時,感慨多多。終于從繁冗的思緒和雪片似的圖片中厘清了這篇游記。欣慰的是,我用手機拍出了旅行時的風景和風景里的人,把它們串聯(lián)起來形成珍貴的記憶,分享給家人和朋友們。</b></h3><h3><b> 這,便是走過千山萬水后,我最想做的事。</b></h3><h3><b> 愿每一場旅行都值得紀念!</b></h3><h3><b><br></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