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2017-06-26 親子日記第101天</h3><div> 晚上輔導孩子學習,他突然問我:“媽媽,你還寫日記嗎?”他這么一問,我竟然愣了,不知道該如何回答。原來他寫作業(yè)的時候我就在旁邊寫寫畫畫,今天呆坐著,連孩子都不習慣了。還記得6月18日的會場上武校長說的話:“能堅持100天自然會接著寫”,果真如此,寫親子日記成了生活中無法放棄的一部分,每天晚上靜下來思考、反思自己已經(jīng)成為了習慣。</div><div> 分享了自己的100篇親子日記,收到很多贊和鼓勵,不到3個小時就有340多次瀏覽記錄,這是我第一次做美篇相冊,幾天下來就有1.2萬的瀏覽量了!沒想到有這么多人關注,這也說明越來越多的人在關注家庭教育,認識我的寶媽們紛紛發(fā)來私信,說看了我的日記不僅感動還覺得很幸福,要和我一起堅持寫親子日記。也有很多人留言說我是一位“優(yōu)秀”的媽媽,我的孩子也是一位“優(yōu)秀”的孩子。大家能給我們這樣的支持和肯定真的覺得很幸福!但是很慚愧,作為一位母親,我不是那個“優(yōu)秀”的媽媽,我的孩子也只是個普通的小男孩,不過我們都在為了美好的生活進行著積極的改變,相信總有一天,我們會生活在自己理想的小世界里。</div><div> 在所有的評論里最讓我感動的還是孩子說的一句話:“媽媽你真厲害!你從我六歲寫到了七歲!”我想自己開始寫日記的時候孩子還沒過7歲生日,他才會這么說吧。他依偎在我身旁看著一張一張的圖片,問我還能再堅持幾天,我告訴他還能再堅持100天。他說:“到了100天會下雪嗎?”我告訴他如果不下雪媽媽就寫到大雪紛飛的那一天。</div><div> “那下過雪之后呢?媽媽還寫嗎?”</div><div> “寫啊,媽媽要寫到春暖花開的時候。”</div><div> “那春天過了呢?”他不停地追問。</div><div> “春天過了還有很多很多的春天,媽媽可以一直記錄和你在一起的每一天。”</div><div> 實驗中學郝老師說的對,100天真的才是開始。親子日記帶給我們的,不是自己堅持了多少天,寫了多少文字,而是每天對自己、對家庭教育的思考。歲月匆匆,愿每個人都能有時間停下來欣賞自己喜歡的風景,愿周圍的人能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div> <h3>2017.11.1親子日記第148天</h3><div> 上午我們一家人一起做家務,把家里的書重新整理了一遍:爸爸媽媽的書放在一起,孩子的全部挑出來放在他自己的臥室里。整理自己的書時,孩子興奮地讓我看他的新發(fā)現(xiàn),小時候買的好多繪本,竟然都壓在書柜下面。好久不讀這些繪本了,他忍不住停下來,趴在那里津津有味地讀了起來。記得他上幼兒園的時候,我經(jīng)常給他買繪本,精致、豐富又天馬行空的畫面深深吸引著他,我們也通過親子共讀認識了好多漢字?,F(xiàn)在他基本上能自己讀了,相信吸引他的不僅僅是那動人的畫面和故事情節(jié),還有極具文學價值的語言之美。</div><div> 看到孩子這么喜歡繪本,下午我們又去書店買了十多本。原來給他買的多是故事類的,今天又一起挑選了科普知識類和傳統(tǒng)文化類的繪本。回家的路上孩子就迫不及待地讓我讀給他聽,回到家自己捧著新書安靜地讀了起來,那認真的樣子特別惹人喜愛。</div><div> 今天讀了別人分享的《閱讀是滋補孩子精神世界的最好營養(yǎng)品》,受益良多。文中寫道:朱永新先生認為,兒童閱讀決定著民族未來,童年的長度決定了國家的高度。那也就是說,兒童閱讀的深度決定了民族精神的高度。</div><div> 著名教育專家李鎮(zhèn)西老師認為,讀書的秘訣就是是聯(lián)想與思考。聯(lián)想是讀出自己的共鳴,與生活、經(jīng)歷、情懷、時代接通;思考是讀出問題,思考、質(zhì)疑、不輕易相信。如果孩子讀書甚少,或者干脆就沒有讀書,將無法展開想象的翅膀,孩子的眼界和境界都非常有限,更談不上質(zhì)疑和思考。</div><div> 現(xiàn)在有越來越多的專業(yè)人士在呼吁閱讀的重要性,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母語時代”的到來。但也常常聽到有家長抱怨自己的孩子不愛讀書,也許不是孩子天生就不愛閱讀,而是我們沒有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也沒有為他們做出榜樣和引領。</div><div> 所幸我們正走在積極改變的路上,每天記錄與孩子在一起的點點滴滴,記錄自己的所見所想。若不廣泛閱讀,真的是無話可寫。我們的努力孩子都看在眼里,也很樂意模仿我們,這樣兩全其美的事,何樂而不為呢?</div> <h3>2017.11.19親子日記第155天</h3><div> 天氣寒冷,我們一天都沒怎么出門。下午孩子陪我去上瑜伽課,剛走出樓梯間,他就又蹦又跳地說:“媽媽,我聞到冬天的味道了”!</div><div> 冬天還有味道嗎?孩子的想法真有趣!我故意逗他:“冬天是什么味道的?”</div><div> “媽媽,冬天是雪人的味道?!彼J真地說。</div><div> 孩子的小腦袋里都裝著什么呢?我想要不再問問他其它季節(jié)的味道吧。</div><div> “媽媽,春天是香味的,還有小草的味道!夏天是咸味的……”</div><div> “夏天怎么是咸味兒的呢?”我打斷他的話。</div><div> “因為夏天總是出汗,汗是咸味的,游泳池的水也有點咸!秋天是甜味兒的,是大蘋果的味道?!?lt;/div><div> 聽孩子描述四季的味道,驚喜萬分,經(jīng)由孩子的想象呈現(xiàn)的世界,真的是無比美好。</div> <h3>2017.11.20親子日記第156天</h3><div> 天氣忽然變得好冷,早起送孩子上學,他問我:“媽媽,我們說話為什么會冒白氣呢?”</div><div> “是因為天氣冷了?!?lt;/div><div> “為什么天氣冷了說話就有白氣?”天呢,“十萬個為什么”模式又開啟了,真的有點“招架不住”。但是我答應他等下班了一起查資料。</div><div> 晚上我們一起查資料,我把原理讀給他聽:這是一種物理變化, 寒冷時,空氣一般又冷又干燥,而人體呼出的氣體多數(shù)是水蒸氣(和二氧化碳),溫度也比空氣高得多。當冷的空氣遇到相對熱的氣體時,熱的氣體就會遇冷液化成小水珠,小到用肉眼看到是白氣。</div><div> “明白了嗎?”讀完之后我問他。</div><div> 他搖搖頭,說:“有點兒不明白?!?lt;/div><div> 于是我們一起畫了簡圖,把從口中呼出的氣體畫成熱得冒著汗的空氣寶寶,而外面的空氣寶寶則畫成凍得發(fā)抖的,他們相遇之后,擁抱在一起,搖身一變,變成了很多小小的水珠,就是我們用肉眼看到的白氣。</div><div> “現(xiàn)在明白了嗎?”</div><div> 他點點頭,盯著我畫的圖,開心地不得了。我又問他:“除了冬天我們說話的時候有白氣,還有什么時候有?”</div><div> 他想了想一連說出了好幾個:開冰箱的時候,奶奶蒸饅頭的時候,吃面條的時候……</div><div> “媽媽,這些小水珠為什么能飛起來?”</div><div> “因為它們很小很小很輕很輕呀!”</div><div> 他對我的回答很滿意,不再追問。</div><div> 愿他成長路上,能時刻保持這好奇的童心,每一次面對眼前新奇的世界,都忘不了問一問“為什么”。</div> <h3>2017.11.26親子日記第162天</h3><div> 午飯后把家里收拾了一下,給孩子放好了熱水,他自己在衛(wèi)生間洗澡,我坐在書桌前準備下周的工作。</div><div> 正查著資料,忽然聽見他興奮地叫我:“媽媽,快來看??!快來看??!”</div><div> 我走過去發(fā)現(xiàn)他弄得一盆都是泡泡,還用手舉起來一小團讓我看:“媽媽,你看,像不像果凍!”我正想著這孩子的小腦袋里想什么呢?明明不像果凍。他又捧起來一大捧泡泡,說像“鱷魚”,然后不斷地向我展示他身邊的泡沫,好像他不是在衛(wèi)生間里,卻像在一個美麗的動物園,又像在神秘的海底世界。</div><div> “媽媽,你還記得小時候給我講的那個泡泡的故事嗎?”聽到孩子這樣問,我才想起來孩子四歲的時候,給他買過一套繪本《神奇泡泡水》。隱約記得故事的情節(jié)好像是:小主人公在路上撿到一瓶泡泡水,偷偷帶回家,藏到浴缸里玩兒,吹一下泡泡水就能變出很多很多可愛的小動物……</div><div> 終于知道孩子今天的想象為何是這樣天馬行空,原來“靈感”來源于四歲的時候聽過的故事《神奇泡泡水》。</div><div> 我們默默為孩子付出的每一點努力都不會被辜負,它們會變成一粒粒閃亮的珍珠,等串聯(lián)起來,驚艷著我們。</div> <h3>2017.12.2親子日記第168天</h3><div> 陪孩子寫語文作業(yè),看到他的課本上抄寫的詞語,故意問他:“這些詞語是老師教給小朋友的,還是小朋友自己想的?”</div><div> “是老師先讓我們說,又挑了幾個讓我們寫上的!”他認真地看著我說。</div><div> “那你有沒有舉手組過詞呢!”</div><div> “嗯!老師還寫過我組的詞呢!有時候同學組的詞和我想的一樣的,老師也寫上了!”看他那自豪的小模樣,就知道老師選了他組的詞寫在課本上,對于他來說是無上的榮耀。</div><div> 看到他剛學習的一課還沒有組詞,我提議來個“組詞比賽”,孩子拍手贊成。</div><div> 第一個字是“木”,還沒等我開口,他就搶先說出了“樹木”,并把這個詞寫在本子上,我問他“樹”字還沒學寫呢,是誰教給你的?他說:“媽媽,你看,這個字左邊一個木,中間一個又,后邊的寸和我的‘謝’后面的寸是一樣的!我一看就會寫啦!”我連忙表揚他:“觀察的可真仔細,這么多筆畫的字都難不倒你!”</div><div> 很欣慰給接下來的生字組詞,他也是脫口而出。我鼓勵他:“真是位組詞小能手,這次比賽媽媽輸給你啦!下次一定贏回來!”</div><div> 我想孩子的進步除了歸功于在課堂上老師耐心地引導,更多地是平時的積累。</div><div> 他指著自己組的詞“鳥窩”,對我說:“媽媽,我想到了回老家時在樹叉上看到的鳥窩!”</div><div> “媽媽,你看,這個‘木屋’就是故事里森林中的小木屋!”</div><div> ……</div><div> 低年級的孩子以形象思維為主,雖然他們的思維還離不開具體形象的輔助,但是如果我們有意識地去引導他,陪伴他多閱讀、多思考,他的思維也能插上想象的翅膀,把抽象的漢字和詞語,編織成五彩斑斕的童話世界。</div> <h3>2017.11.29親子日記第165天</h3><div> 和同事們一起報名參加了優(yōu)質(zhì)課的評選,這幾天特別忙碌。有幸得到同事們的信任,每天都要完成大家托付給自己的事兒,等孩子睡了,才開始準備自己的課。今天終于把一切準備妥當,內(nèi)心覺得特別舒暢。</div><div> 盡管自己走在下班的路上已經(jīng)天黑了,偏僻的鄉(xiāng)村公路上沒有路燈,怕黑的自己還是覺得一身輕松??吹轿羧諒淖约荷磉吋柴Y而過的重型卡車,在夜色中竟閃爍著五彩的尾燈,像一只笨重的毛毛蟲,徐徐爬行。</div><div> 一路小心翼翼地前行,終于來到了路燈明亮的縣城。在等待綠燈亮起的路口,我看到燈桿上的滾動字幕: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是的,在我們看不到、感受不到甚至想象不到的地方,總有人默默努力著,他們不僅僅為了自己,更為了一個美好的世界。</div><div> 我還看到人行道上夜跑的人,在冷風中大步向前,那是他的幸福;看到一對頭發(fā)花白的老夫婦,相互攙扶著過馬路,那是他們的幸福;看到一對年輕的小情侶,在寒風瑟瑟中深情相擁,那是他們的幸福。</div><div> 來到小區(qū)門口,我還看到在寒風中守候的小吃攤攤主們。他們站在那里,凍得直跺腳,可是為了能多賣一張餅,多賣一碗粥,為了能讓自己的生活更美好,還是選擇在這寒冷的冬夜里等待。他們看著眼前的人群,翹首以盼,對每一個光顧小攤的人笑臉相迎,那是他們的幸福。</div><div> 來到家,剛一打開門,孩子就蹦跳著跑過來擁抱我。家里溫暖的空氣,也撲面而來,這就是我的幸福。</div><div> 今天接到武校長的電話,囑托我們妥善保管自己的親子日記,商討出版事宜。我把這個好消息分享給圖文群里的家人們,大家都很開心、很期待。一路上有武校長和善的引領,專業(yè)的指導,天南海北的人聚在一起,心存感恩,砥礪前行。這就是我們這個大家庭的幸福!</div><div> 幸福的樣子竟如此簡單。</div> <h3>2017.11.28親子日記第168天</h3><div> 每天孩子寫作業(yè)的時候,我都會坐在他旁邊寫親子日記、畫畫。今天卻不知道要記錄什么,就和孩子商量:“寶貝兒,你說媽媽寫親子日記是寫開家長會老師表揚你的事兒呢還是寫什么?”他想了想說:“寫我們讀書的事兒吧,就寫《陰天有時下肉丸》!”</div><div> 《陰天有時下肉丸》這本繪本非常有趣。別說孩子喜歡,我們做家長的看了也會受益匪淺。書中介紹了一個想像出來的靠天吃飯,叫“吧唧吧唧”的小鎮(zhèn),每到飯點兒,天上就會掉下來各種好吃的東西。但是,和我們地球上其他地方一樣,這里的氣候開始逐漸惡化。“番茄龍卷風”、“椒鹽風暴”不斷襲擊“吧唧吧唧”小鎮(zhèn),對小鎮(zhèn)上的居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破壞……最后,小鎮(zhèn)的居民不堪其擾,造了飛機和帆船,離開了這個地方。</div><div> 每到飯點兒就有美食從天而降,這種事情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完全不能實現(xiàn)的。天空下肉丸看似是一件求之不得的美事兒,其實不然,不勞而獲絕對是沒有一丁點好處的。我們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取真正屬于自己的東西,那才是一個有序的世界,生活才會更加美好。</div><div> 我們喜歡這個有點滑稽甚至荒誕的故事,但是我們明白:只有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的東西才彌足珍貴。</div> <h3>2017.12.3親子日記第169天</h3><div> 今天孩子一早起來,盼著我?guī)ァ笆麓髸薄km然自己特別不喜歡擁擠、嘈雜的地方,但是看到孩子那期盼的樣子,還是得裝作很喜歡。一年才一次,帶他去吧!</div><div> 來到集市上,我們走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還以為他會像去年一樣,看到什么都想玩一玩,看到什么都想抱回家。沒想到他卻說:“媽媽,十月會怎么不好玩兒了,我什么也不想玩兒,咱們先看看都有什么吧!”</div><div> 我們邊走邊看,竟沒有什么讓他特別關注的。就連原來最喜歡的“鯊魚島”也吸引不了他了,看到好多小朋友都在玩兒,我問他要不要上去玩兒,他說:“媽媽不是帶我去游樂場玩過嗎?你看上面都是幼兒園的小孩兒!”聽了他的話真是哭笑不得,他這是覺得自己長大了??!今年忽然覺得十月會不好玩兒了,可真讓人意外。</div><div> 不過在經(jīng)過一個木質(zhì)立體拼圖的攤位時,他拉著我走過去:“媽媽!你看!我們原來有一個這樣的,可是我們拼不上,現(xiàn)在我長大了,肯定能組裝好!”我們一起選了一個“陽光小木屋”,開開心心地回家了。</div><div> 一路上他仔細研究著自己的拼圖,把上面的字讀給我聽:“媽媽這里寫的適合6歲以上人士,我就是6歲以上的!”</div><div> “媽媽你看,這個‘士’和‘土’長得多像??!”</div><div> 看著眼前這個嘰嘰喳喳的孩子,我好像明白他為何不再喜歡熱鬧的集市——</div><div> 他發(fā)現(xiàn)了更有趣的世界,在那里,有未知需要去探索,可以展開想象,自由翱翔。</div> <h3>2017.12.4親子日記第170天</h3><div> 今早送孩子上學,他不停地問我:“媽媽,避雷針是誰發(fā)明的?蓋房子的時候都要裝避雷針嗎?我們學校的房子有沒有避雷針……”一連串的問題把我問懵了。自然科學類知識自己積累的太少了,類似的問題真的是無從回答。忽然想起五年級的一篇課文《天火之謎》,終于可以回答他的其中一個問題“避雷針是富蘭克林發(fā)明的?!?lt;/div><div> “媽媽,富蘭克林是誰?他怎么發(fā)明的避雷針……”回答了一個問題,他又有更多的問題要問。</div><div> 這個的季節(jié)并無雷暴天氣,這幾天也是艷陽高照,很疑惑他為什么突然對避雷針感興趣。他告訴我是樂高“我的世界”里有避雷針,那里的建筑物都要裝避雷針。我答應他晚上放學我們一起上網(wǎng)查資料,共同來解決這些問題。</div><div> 放學了我向同事借了五年級的語文課本,想著把《天火之謎》讀給他聽。寫完作業(yè)我們又一起上網(wǎng)查了資料,發(fā)現(xiàn)“避雷針”是以前的叫法了(以下兩段文字來源于網(wǎng)絡):</div><div> 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設計規(guī)范》中,已經(jīng)放棄了這一稱呼,而代之以‘接閃桿’。接閃桿與接閃帶、接閃線、接閃網(wǎng)、用以接閃的金屬屋面、金屬構件等,統(tǒng)稱為接閃器;接閃器和引下線、接地裝置共同組成了建筑物或構筑物的外部防雷裝置,用以避免或減少閃電擊中建筑物(構筑物)上或其附近造成的物理損害和人身傷亡。</div><div> 之所以把避雷針改名為接閃桿,是因為以前的名稱不科學,沒有反映出接閃桿的原理。避雷針才出現(xiàn)在中國時,人們以為它可以避免房屋遭受雷擊,所以稱其為避雷針。但事實上,避雷針保護建筑物的方式并不是避免房屋遭受雷擊,而是引雷上身,然后通過其引下線和接地裝置,把雷電流引入地下,從而起到保護建筑物的作用。正因為這個原因,也有人建議把避雷針改名為引雷針,但總的來說,還是接閃桿這個名稱最為貼切。</div><div> 孩子認真聽我讀了這段文字,越發(fā)覺得避雷針神奇無比了。原來它不僅叫“避雷針”,在我們中國,它還有更專業(yè)的名字。它可以“引雷上身”,把電流引入地下,從而保護建筑物。</div><div> 我們又讀了課文《天火之謎》,孩子的思緒隨著富蘭克林的“風箏實驗”自由馳騁,聽了一遍,還讓我再讀一遍。我們還在網(wǎng)上瀏覽了好多建筑物上避雷針的圖片,他才戀戀不舍地去洗漱了。</div><div> 真的要感謝身邊有一個這樣的孩子,不然自己不會主動地去關注這些知識。</div> <h3>2017.12.5親子日記第171天</h3><div> 今天陪孩子寫作業(yè),不在狀態(tài)??偸窍胫嗬锬莻€智力特殊的孩子上課亂跑的事,以至于孩子問我問題,我都走神了。</div><div> “媽媽,你怎么了?”孩子問我。</div><div> “寶貝,媽媽心情不好。”聽我這么說,他趕緊抱抱我。 </div><div> “媽媽班里有個小朋友,上課總是在外面玩兒,不回來,媽媽不知道該怎么辦?”</div><div> “媽媽,你讓別的小朋友看著他就行啦!和他一起玩兒,上課的時候帶著他回來?!焙⒆拥脑捯幌绿嵝蚜宋遥孟裰雷约涸撛趺醋隽?。要說這件事還得回到上班的時間段:</div><div> 下午上課的時候,看到班里那個智力特殊的孩子又不在教室。雖然他在教室什么也不學,還影響其它孩子,怕他一個人在校園里玩會有什么意外,我們還是每節(jié)課都去找他。</div><div> 原來每次派小班長或者小組長去找他,他都很快就跟著回來了,今天卻遲遲沒有回來。我正準備出去找他,小班長回來了氣喘吁吁地說:“老師……沒找到他……”</div><div> 正擔心著,他慢悠悠地回來了。這次我板著臉批評了他,告訴他聽到廣播“離上課時間還有兩分鐘”就要回來。他仍舊笑嘻嘻地看著我,也可能是生氣了,整節(jié)課都在朝我做鬼臉。</div><div> 第一次見到這個孩子的時候,一年級還沒有分班,他隨機坐在了我們班里。我暗自祈禱:千萬別分在我們班……甚至記住了他的名字,一天都在碎碎念:別分在我們班……</div><div> 當我拿到名單的時候,看到了那個熟悉的名字,再面對他,一下子變得不知所措。</div><div> 開始他和大家都不熟悉,在班里特別乖。雖然上課的時候什么也不學,卻能笑瞇瞇地看著老師。慢慢地他和大家熟悉了,變得特別調(diào)皮,開始破壞班里的衛(wèi)生工具,朝小女孩吐痰、扔垃圾,甚至到垃圾桶里撿吃的。</div><div> 第一次教這樣智力特殊的孩子,開始特別不適應。他的年齡比其他孩子大,個子也高。讓他坐在教室的后面,他就不停地搞破壞、制造垃圾;讓他坐在教室前面,他就朝后做鬼臉,學生們都不能集中注意力聽課。有時候自己也想,要不不管他了!可是自己越是逃避現(xiàn)實就越是覺得壓力重重,慢慢地說服自己去接納這個特殊的孩子。</div><div> 他看著我笑的時候,我也看著他笑。他不會寫字,我教他寫“一”,他寫了一張又一張,舉得高高的讓我批改。我給他打了大大的對號,他還是不走,看著我說:“老師,得星星!”我又給他畫上帶笑臉的星星,他才滿意地捧著自己的本子走了。我想雖然他智力特殊,卻知道和別的同學一樣,從老師這里得到同樣的關愛吧!</div><div> 每次我用多媒體的時候都會把門關上,有一次我正準備去關門,他飛快地跑過來說:“老師,我要關門!”我對他說“謝謝”,他開心地咧著嘴笑。從那以后,只要看到我拿遙控器,他就會去關門。</div><div> 有時候帶孩子們表演課文或者做游戲,他就會興奮地爬到課桌上,惹得大家都笑了。他雖然給班里惹了不少麻煩,卻也給大家?guī)砗芏嗫鞓贰R荒昙壍男∨笥烟煺婵蓯?,沒有人笑話他。也許他會越長大越孤單,這短暫的年幼時光,或許就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時候。</div><div> 忘了在哪里看到的一句話:這世界上每一種生命樣態(tài)的存在,都有它的意義。有時候我們解釋不了或者說服不了自己的事,喜歡歸結(jié)于有緣或者無緣。我想自己遇到這個智力特殊的孩子,做他的老師,陪他在成長路上走一程,也許就是一種緣分吧!</div><div> 我們常常把孩子比作花朵,這個孩子同樣是一朵花。只不過在陽光雨露恩賜大地的時候,他睡著了。</div> <h3>2017.12.10親子日記第176天</h3><div> 早晨還睡得迷迷糊糊的,就聽見孩子叫:“媽媽,媽媽,天亮了,快起床啦!”</div><div> “你自己玩兒一會兒寶貝,再讓媽媽睡一會兒。”這幾天休息不好,想著周末了睡個懶覺呢。</div><div> “媽媽,我想問你一個問題……”他趴在我耳邊說:“你知道‘基本上’是什么意思嗎?”</div><div> 還好,這個問題不像“泰山到底有多重”那么難以回答。他學會了拼音,看到帶拼音的書都愿意讀一讀,不知道這個詞又是在哪里看到的。</div><div> 不管他在哪里看到的,孩子提出了問題,就要及時解決,不能打消他的積極性。 “基本上就是差不多的意思。比如媽媽在家打掃衛(wèi)生,小朋友要去公園,問媽媽打掃好了嗎?媽媽可以說基本上打掃好了,只有一個桌子沒有擦。明白了嗎?”</div><div> 他點點頭,接著問:“媽媽,‘狼狽’是什么意思?”</div><div> 我想如果告訴他“狼狽”就是困頓、窘迫的意思,他可能接受不了。就這樣告訴他:“如果小朋友晚上不好好睡覺,早晨起床晚了,沒有洗臉、刷牙,沒有整理衣服,也沒有吃早餐就去上學了。來到教室,看到別的小朋友都干干凈凈、漂漂亮亮、開開心心的,他一個人頭發(fā)亂哄哄地站在門口,覺得自己很……”</div><div> “狼狽!”還沒等我說完,他就明白了。</div><div> 雖然孩子對媽媽的回答很滿意,但我知道孩子現(xiàn)在對這兩個詞的理解還是很淺顯的。在他成長的路上會慢慢明白每個人都有困頓、窘迫的時候,更會明白“基本上”是讓人啼笑皆非的一個詞語。</div><div> 因為我們真的很難確定“基本上”是什么意思,比如我們說一個人“基本上”稱職,很有可能是根本不稱職。說某項工作“基本上”得到了落實,某個問題“基本上”得到了解決,那恐怕是根本沒有落實,根本沒有解決。其實“基本上”有時就是一種托辭和搪塞,這無外乎是在為不努力,不盡力,不作為找借口。</div><div> “基本上”的這一層意思,還要靠孩子在成長的路上慢慢體會。愿他是那個努力的孩子,對自己的選擇全力以赴,多為努力向前尋找方法,不為停滯不前尋找借口。</div> <h3>2017.12.11親子日記第177天</h3><div> 回家路上孩子開心地給我展示他的新玩具:“媽媽,你看,這是火石,男孩都喜歡玩兒?!蔽乙豢矗瓉硎莾蓚€石頭材質(zhì)的小球,用力一碰就會有火花冒出,還伴有一股火藥味兒。</div><div> 看到孩子開心地展示新玩具,我先是告訴他這個玩具有點不安全,一定要在大人的看護下玩兒。“媽媽,這是在學校門口買的,怎么能不安全呢?”他疑惑地問。</div><div> “冬天很干燥,一點火星都有可能引起火災!”聽了我的回答,他使勁點點頭:“媽媽,你放心吧,我和你在一起的時候才玩兒。媽媽,你能告訴我為什么一碰這兩個火石就會冒火嗎?”</div><div> “這叫摩擦起火,和我們原來做的靜電小實驗——摩擦起電是一個道理。不過這個火石玩具上肯定有一種特殊的材料,我們回家查一查?!?lt;/div><div> “媽媽,原來你見過火石嗎?”</div><div> “見過啊,媽媽小時候在姥爺用的打火機里看到過火石?!?lt;/div><div> 說起姥爺?shù)拇蚧饳C,他的興致來了:“媽媽,星期天我要去姥爺院子里烤火,我最喜歡姥爺給我做的火把了!”</div><div> 看到他對火這么感興趣,我就給他講了原始人鉆木取火的故事。還告訴他后來人們發(fā)明了火柴,但是火柴抗風、抗?jié)裥圆睿F(xiàn)在人們多用打火機,打火機里就有人造火石。</div><div> 他聽得入了迷,還期待著快點到周末,盼著姥爺給他做一個大火把。</div><div> 火真的很神奇,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可是也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災難,所以我們在使用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安全。</div> <h3>2017.12.12親子日記第178天</h3><div> 陪孩子寫作業(yè),他說寫完作業(yè)想去姑姑家找小表哥玩兒。問他想不想多爭取一點玩兒的時間,他看著我使勁兒點頭。于是我們約定好,他自己認真寫作業(yè),我去做飯。等我把食物盛好,孩子的作業(yè)也完成了。還有一首古詩沒有背,我們準備在步行去姑姑家的路上完成。</div><div> 走在路上,他先跟著我讀了幾遍今天要背的古詩《望天門山》,等熟練了,我給他提示,他試著背誦。</div><div> 慢慢地他能把古詩背誦下來了,只是有點不熟練。我提議:“咱們來個背詩比賽吧,看看誰能不用提示就想起下一句是什么?!甭犝f要比賽,他的積極性很高:“媽媽,來吧,我肯定能贏!”</div><div> 我們一起背古詩,我故意說:“媽媽真是糊涂了,想不起來怎么背了。”他努力地回憶著古詩的內(nèi)容,不斷地提示我下一句是什么,背的越來越熟練。</div><div> 我宣布他贏了:“你贏了比賽,能不能幫幫媽媽,媽媽也想像你那樣熟練地背誦。你當小老師教媽媽一遍吧!”他大聲地教我背詩,每一句都背誦的流利又響亮。來到樓下,小外甥聽到了我們的聲音,打開窗戶叫我們。</div><div> 我們玩兒到8點就回家了。我問他:“知道今天這一個小時的時間是怎么來的嗎?”</div><div> “我寫作業(yè)的時候,沒讓媽媽陪著。媽媽用我寫作業(yè)的時間做飯了。”他說“還有,在路上背古詩也節(jié)省了時間!”我表揚他真是進步了,如果我們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就會擠出更多的自由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div><div> “媽媽,我可以問你一個問題嗎?”我點點頭。</div><div> “孤帆一片日邊來是什么意思?”</div><div> 沒想到他除了背誦古詩,還會對古詩的內(nèi)容這么感興趣。</div><div> “就是一只小船從水天相接的遠處悠然駛來,好像來自天邊。”我回答他。</div><div> “媽媽,今天的親子日記就寫背詩的事兒可以嗎?”</div><div> “好的,媽媽還可以把‘孤帆一片日邊來’給你畫出來!”</div><div> “耶!媽媽太棒啦!”他崇拜地看著我。</div><div> 親愛的孩子,也許有一天,你不再像現(xiàn)在一樣覺得媽媽無所不能,甚至媽媽會跟不上你的腳步。但是我相信,這個努力的媽媽,會一直是你的榜樣。</div> <h3>2017.12.19親子日記第185天</h3><div> 中午放學匆匆吃過飯,和同事一起去家訪??赡芤驗槲覀兲崆巴ㄖ思议L,竟然有學生在門口等著我們!這么冷的天氣,孩子在外面等著,看到我們來了,高興地回家叫媽媽。</div><div> 在這通訊發(fā)達的時代,再便捷的聯(lián)系也比不上面對面交流有溫度。雖然休息的時間沒有休息,有點疲憊,但是想到家長樸實的話語,孩子高興的樣子,還是覺得很幸福!</div><div> 回學校的路上接到兒子打來的電話:“媽媽!我知道你今天的親子日記寫什么了!我想讓你寫我領隊的事兒,今天我當班長啦!”聽著他的聲音,就能感受到他內(nèi)心的歡欣愉悅。哪怕僅僅是一次特殊的經(jīng)歷,對于他來說也是無上的榮耀。</div><div> 日記寫到這里,我想,作為一名老師,我也要常常給自己的學生一些這樣的“特權”,盡自己最大的努力,讓每一位孩子都能感受到老師特別的愛。</div> <h3>2017.12.24親子日記第190天</h3><div> 平常每到周末,孩子都會按計劃完成作業(yè)。本周卻不積極主動,寫作業(yè)的時候,一會兒畫著玩兒,一會兒揉搓橡皮,看到剩余的作業(yè)量并不大,他卻特別不認真,我真的有點著急,催了他幾次也無濟于事,最后他干脆躺在地上不起來了。</div><div> 看到他趴在地上,還雙手捂著耳朵,真的是哭笑不得。</div><div> 想想誰都有不愛動彈的時候,更何況是個孩子!就對他說:“媽媽不怕你犯錯……”才說到這里,他翻過來看著我,眼睛瞪得圓溜溜的,充滿疑惑。</div><div> “你沒有聽錯,每個人都有做得不好的時候,小朋友也是一樣!可是寫作業(yè)是你自己的事,你這樣浪費時間,不僅自己不能按時完成任務,還影響到媽媽了,媽媽計劃好的事兒也沒辦法做?!?lt;/div><div> 說完我想:說的是不是有點多,他能聽懂嗎?不管他能不能聽懂,就到此為止吧,再說他又要捂耳朵了。</div><div> 既然“言傳”不管用,那就試“身教”吧!我拿出一本書,坐在他旁邊靜靜翻看著,注意到他一直在偷偷觀察我,我故意一邊翻書一邊自言自語:“我的讀書任務完成了該去哪里玩兒呢?是去公園還是去逛逛商場?”</div><div> 他終于忍不住從地上爬起來,繼續(xù)寫作業(yè)去了。</div><div> 沒想到今早剛看了韓國插畫師Jo-kitchen的漫畫《我是佛系媽媽,斗戰(zhàn)圣佛的佛》,就遇到這樣需要“斗智斗勇”的教育問題。</div><div> 做媽媽真的需要一種藝術,要努力學習怎樣把那一火車也裝不下的沉重煩惱,化成云煙,輕快地走下去。</div><div> 陪孩子成長的路是一種美好的修行,每天學習該怎么愛他,等他長大了,也許都可以“立地成佛”了。</div><div> 愿今后的時光,我們能相互陪伴,互不干擾,爭取把一地雞毛過成歲月靜好。</div> <h3>2017.12.26親子日記第192天</h3><div> 今天買了孩子最愛吃的橙子,來到家他就迫不及待地切開,一邊切還一邊說:“媽媽,是不是你知道我喜歡吃橙子才給我起小名叫大成成?”</div><div> 孩子的想象真是太有趣了,我想也沒想,順著他的話回答:“是啊,就是這樣的!”</div><div> 沒想到他繼續(xù)問:“我剛出生的時候還不會說話,媽媽怎么知道我愛吃什么?”</div><div> 這次真的不知道如何回答了,有點后悔沒有認真回答他的上一個問題。</div><div> 看他一臉疑惑地認真樣子,不得不告訴他是猜的。“哈哈,媽媽猜的真準??!”沒想到他這么喜歡這個答案。</div><div> 但是我知道,隨著他的成長,這樣的問題會越來越少。因為有一天他會明白,我們像熟悉自己一樣熟悉彼此。</div> <h3>2017.12.29親子日記第195天</h3><div> 晚上我們洗刷完開始按計劃完成一部分作業(yè),才寫了幾個字他就說:“媽媽,我有點累,不想寫了。”說著就鉆到被窩里,蒙上被子。</div><div> 我拍拍他,鼓勵他完成今天的任務。沒想到他說:“媽媽不要打擾我,我要冬眠了!”我忍不住笑了起來:“小動物冬眠之前都要提前做好準備,完成自己的任務,你不想知道他們是怎么準備的嗎?”</div><div> 他不說話,但我看到他在被窩里翻了個身,也許心里就想著出來聽聽呢!于是我繼續(xù)說:“小青蛙冬眠之前都會吃得飽飽的,鉆到泥土里睡上一大覺;小刺猬也會準備好自己的食物,在溫暖的地洞里過冬;還有……”</div><div> “媽媽!還有熊大熊二”他終于忍不住從被窩里鉆出來:“媽媽,熊不會打地洞,它們在樹洞里冬眠!”</div><div> 我們又一起說了好幾個冬眠的小動物,我想著再鼓勵一下他,引導他明白要按時完成自己的任務:“你看,小動物冬眠之前都要準備好自己的食物,這是他們的任務。你想冬眠,你的任務完成了嗎?”</div><div> 聽了我的話,他又做到書桌前開始寫作業(yè),不一會兒就完成了一張試卷。</div><div> “好啦,你可以去冬眠啦!媽媽今天的日記就寫這件事兒好不好?”</div><div> “好的媽媽!我還知道小老鼠不冬眠,可是冬天他們也會躲在洞里吃東西!你可別忘了畫小老鼠!”</div><div> 等我畫好畫,開始寫日記的時候,發(fā)現(xiàn)他已經(jīng)睡著啦。</div><div> 隨著他的成長,我們之間這樣充滿童趣的對話會越來越少,而這些美好的時光,都將成為孩子幸福的回憶。</div> <h3>2017.12.31親子日記第197天</h3><div> 今天孩子和他的小伙伴兒在家里玩兒了一整天,送走了著幾位“小客人”,開始大掃除,等我全部收拾好,已經(jīng)快8點了?!罢媸侨狈﹀憻挵?,做點家務就腰酸背痛……”我累的攤在沙發(fā)上自言自語。</div><div> 在一旁玩兒樂高積木的孩子聽見我的話,把我拉起來:“媽媽咱倆一起去鍛煉吧!我給你鋪墊子,你教我瑜伽動作好不好?”我知道他想讓我陪他一起玩兒,也好,正好可以拉伸一下。</div><div> 我教他做了蝴蝶式、小貓式和樹式,發(fā)現(xiàn)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柔韌性都還不錯。</div><div> “媽媽,我想學倒立!”沒想到他對這些體式還這么感興趣,想到倒立有危險,我沒有答應他?!皨寢?,求求你了,教給我吧,我會小心的!”</div><div> 于是我在墊子四周鋪上了抱枕,給他示范比較安全的靠墻倒立。他試了幾下沒有倒立成功,我告訴他不用試了,可別傷著小朋友的頸椎了。他認真地看著我:“媽媽,再讓我試試吧,我看見你學倒立的時候都試了好多次。”</div><div> 原來他是在模仿我??!他經(jīng)常陪我去上課,有時候會在瑜伽館寫作業(yè),寫完了作業(yè)就趴在玻璃房子外面看我們練習,有時候也會悄悄走進去,在最后面找一塊墊子坐下來。他在那里看到媽媽一遍一遍地練習自己做不到的動作,悄悄記在了心里。</div><div> 雖然今天他試了很多次也沒有完成“倒立”這個動作,還是很開心地說:“媽媽,我還知道你的老師說能做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我豎起大拇指表揚他:“你做得已經(jīng)很好啦!”</div><div> 我們約定好今天的親子日記就寫這件事兒,他趴在我旁邊看我畫畫,還不停地夸我:“媽媽,你畫的真好?。寢?,你畫的真像!媽媽……”伴著孩子的嘰嘰喳喳聲完成了今天的配圖。</div><div> 明天就是新年了,我們的親子日記走進了2018年。新的一年,愿我們的狀態(tài)就像今天配圖上的體式“樹式”一樣:保持順暢的呼吸,用心尋找自己的平衡點,雙手相扣向上無限的延展,雙目望向遠方,凝視最美的風景。</div> <h3>2018.1.3親子日記第200天</h3><div> 今天是寫親子日記的第200天,沒有了堅持100天時那激動的心情,反而覺得很平靜。</div><div> 這200天里自己的生活不像原來的100天里那樣悠閑自在,原來的100天中有兩個月的暑假,有很多屬于自己的時間。而接下來的這個100天,每天都安排的滿滿的,自己又經(jīng)歷了很多很多事,當驚喜和驚嚇一次次相伴而至,真擔心自己會沒有時間寫親子日記。感恩生活的眷顧,無論多么忙碌、無論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每天都能爭取到屬于自己的時間,親子日記已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div><div> 有時候很疲憊,和孩子一起坐在書桌前寫寫畫畫,感覺自己是在放松和休息。如果沒有親子日記,自己的生活可能還和原來一樣,看似平靜如水、舒適愜意,其實索然無味。</div><div> 記得開始寫日記的時候,自己周圍雖然有正能量的聲音,但更多的是懷疑、漠視甚至是冷嘲熱諷——“都是閑的,寫這有什么用!”可是自己堅持下來了,不但沒有耽誤任何事兒,還收獲頗豐。</div><div> 曾經(jīng)想反問那些覺得我們是“閑著沒事兒干”的人:你覺得我們做的事兒沒有用,除了嘲笑別人,你又做了什么有意義的事兒呢?現(xiàn)在卻覺得沒有必要,因為我們已經(jīng)在一路懷疑與敬而遠之的目光中變得更加堅定,不會因為任何人的任何評論而停止前行的腳步。</div><div> 曾經(jīng)后悔在會場中站起來了,覺得很突兀、沒有安全感,現(xiàn)在最感謝的卻是勇敢站起來的自己。曾經(jīng)孤獨的堅持過,現(xiàn)在卻擁有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相互鼓勵、相互學習、相互欣賞。身邊異樣的眼光越來越少,支持我們寫親子日記的人越來越多,他們會說:“不錯!堅持下去!”“我要和你一起寫!”“什么時候有時間,我們聊聊親子日記的事!”“我看到你的孩子進步真大!”……</div><div> 才堅持了200天,就把“負能量”轉(zhuǎn)換成了“正能量”,繼續(xù)下去,還擔心找不到自己想要的狀態(tài)嗎?</div><div> 在這多多少少有些浮躁的氣息里,每天能靜下心來思考真的很難得。相信一個人有多專注,就有多幸福。相信我們都會越來越好!</div> <h3>2018.1.4親子日記第201天</h3><div> 早起叫孩子起床,只說了一句“下雪啦”他就骨碌一下爬起來,到窗臺上去看雪花,我們約定好媽媽下班的時候陪他一起堆雪人。</div><div> 和同事一起一路小心翼翼來到學校,看到班里孩子們興奮的樣子,決定帶孩子們到雪地里去玩兒一次。</div><div> 我們先討論了出去玩耍需要注意的安全問題,又在教室里做了熱身運動,然后就排著隊去操場了。一到操場上,孩子們就像出籠的鳥兒,笑啊,跳啊,圍著我們盡情地玩耍。</div><div> “老師,今天早上我家的大公雞在雪地里畫竹葉了!”一位小女生興奮地對我說。沒想到我們剛學過《雪地里的小畫家》就下雪了,想起課堂上問過孩子們:“下雪的時候,你想在雪地里畫什么”,現(xiàn)在剛好讓他們體驗一下雪地里畫畫的感覺。</div><div> 畫過畫我們還堆了一個雪人,孩子們給雪人起了一個名字叫“雪寶”,我們和雪寶一起拍照,把這幸??鞓返漠嬅娑ǜ裨谟洃浝铩?lt;/div><div> 下午放假了,又陪兒子和小外甥堆了雪人。他們負責收集雪,我負責堆雪人媽媽和雪人寶寶,雖然是風雪交加,我們卻忙的不亦樂乎。</div><div> 記得在寫親子日記的第101天,我們說過要寫到“大雪紛飛”的時候,時間剛剛好,過了100天真的下雪了,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div><div> 這一天過得真是豐富多彩,感謝孩子們把我?guī)Щ丶冋娴耐陼r代!愿孩子們長大后,回憶起小時候的冬天,不僅有漫天飛舞的雪花,還有幸福的笑聲,快樂的游戲。</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