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華陽景區(qū)是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qū),地處秦嶺南麓的洋縣華陽鎮(zhèn),距縣城76公里,平均海拔1700m,山水風光以"高、寒、奇、險、秀"為特點,"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其氣候變化多樣的生動寫照。朱鹮、大熊貓、金絲猴、羚牛同一區(qū)域繁衍,世所罕見。華陽古鎮(zhèn)在秦漢時期形成集鎮(zhèn),唐、宋均被設(shè)為縣治,有"千年古船城,秦嶺第一鎮(zhèn)"之稱。</b></h1><p class="ql-block"><br></p>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2017年4月30日-5月1日,一行四人自駕洋縣華陽兩日游。</b></h1>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儻駱道是古棧道名。儻駱道得名于其南口位于漢中洋縣儻水河口,北口位于周至縣西駱峪。儻駱道長約240公里,是褒斜道、子午道、連云棧道等古道中最快捷也最險峻的一條古道。至今從西安飛往漢中的飛機航線,就是沿著儻駱道飛行的。<br /></b><b>儻駱道北口在周至縣西駱峪(駱谷),向西南經(jīng)太白、洋縣,三次翻秦嶺及其支脈,出儻水谷(儻谷)至漢中盆地。<br /></b><b>儻駱道一線的棧道、棧橋、摩崖碑刻等遺存共發(fā)現(xiàn)50余處,主要分布于西駱河、黑河水,儻水等河谷,其架木或架石的??锥嚅_鑿于河流一側(cè)的懸崖壁上下,個別地點的??锥噙_70余個。??滓苑叫魏蛨A形為主,也有呈馬蹄形、三角形的。棧道的修造方式有平梁立柱式、干梁無柱式、依坡搭架式以及凹槽式。<br /></b><b>儻駱道,因南口曰儻(在陜西洋縣境內(nèi))北口曰駱(在陜西周至縣境內(nèi)),故名,又叫駱谷道,長約500華里。在中國歷史上穿越秦嶺的諸條古棧道中,儻駱道最靠近秦嶺主峰太白山,途中要翻越太白山周圍的五、六座分水嶺,人煙稀少,猛獸出沒,是最便捷也最艱險的一條。秦嶺橫亙中國中部,被稱為華夏龍脈,最高峰太白山海拔3767米,是南北氣候的分水嶺。大致而言,秦嶺以北為黃河流域,以南就是長江流域了。</b></span></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華陽景區(qū)其實主要景點還是龍吟峽景區(qū),感受峽谷兩邊的風景和潺潺的流水,飛流的瀑布,茂密的樹木,感受體驗儻駱古道的艱辛。于是我們就持票等待去龍吟峽景區(qū)的觀光車。觀光車來后,把我們直接拉到龍吟峽景區(qū)的盡頭,下車后,直接來到沿儻駱道游覽。儻駱道主要是順著峽谷中間的河流而下,時而有到景點的觀景臺,也可到河邊玩,非常好,特別是從繁雜吵鬧的都市來到這清靜的峽谷,有一種靜化心靈的感覺。</b></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大熊貓是國寶一級保護動物,是瀕危動物。秦嶺是我國大熊貓分布區(qū)中緯度最高的,種群密度居全國之首。秦嶺大熊貓是大熊貓的重要種群,具有獨特的分布格局和種群進化史。在形態(tài)學和分子生物學等特征方面,秦嶺大熊貓與四川、甘肅的大熊貓之間有著明顯差異,是大熊貓的一個獨立亞種,被命名為大熊貓秦嶺亞種。</b></h1><h3><br /></h3>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游完龍吟峽景區(qū),我們又乘觀光車去看國家重點保護動物熊貓和羚牛的飼養(yǎng)地參觀。</b></h1><h3><br /></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羚牛秦嶺亞種又被稱為"秦嶺金毛扭角羚",當?shù)厝擞纸兴鼮?quot;白羊"或是"羊子",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的兩個長而粗壯的前肢,兩條短而彎曲的后腿,以及分叉的偶蹄這些特點都使秦嶺羚牛能夠適應(yīng)高山攀爬生活。<br /></b><b>羚牛是大型食草動物,是典型的高寒種類,常棲息于2500米以上的高山森林、草甸地帶,冬季又遷移至2500 米以下的針葉林中的多巖區(qū)。喜群棲。羚牛體型雄健,且性情兇悍。外形似牛,機體結(jié)實又介于山羊和羚羊之間,故稱羚牛。</b><br /></span></h1><h3><br /></h3>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游覽完熊貓和羚牛,再乘大巴車參觀金絲猴喂養(yǎng)中心,很多猴子從山上下來,場面很是震憾,猴子形態(tài)各異,有可愛型,有俏皮型還有表現(xiàn)型、更有互動型的,更增加了人們對野生動物的保護意識。</b></h1> <h1><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55, 138, 0); color: rgb(237, 35, 8);"><b>金絲猴</b></span></h1><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55, 138, 0); color: rgb(237, 35, 8);"><b>金絲猴群棲高山密林中,生活在海拔1400-3000米的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幾乎與大熊貓同地區(qū)分布,同樣怕酷暑耐嚴寒。以家族方式結(jié)群生活,最大的群體可達600余只在靈長類中,如此龐大的群體亦屬罕見。主要在樹上生活,也在地面找東西吃。以野果、嫩芽、竹筍、苔蘚植物為食。主食有樹葉、嫩樹枝、花、果,也吃樹皮和樹根,愛吃昆蟲、鳥、和鳥蛋。吃東西時總是吧噠嘴顯得那么香甜!</b></span></h3><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55, 138, 0); color: rgb(237, 35, 8);"><b>金絲猴是很美麗的:天藍色的面孔上嘴大而突出,因其鼻孔極度退化,即俗稱"沒鼻梁子",因而使鼻孔仰面朝天,所以又有"仰鼻猴"的別稱。古人有人擔心這種特殊的鼻孔下雨時雨水會從鼻孔灌進肚子里去,所以有古書記載金絲猴的尾巴分叉,下雨時用兩個尾巴尖堵住朝天的鼻孔。其實,在陸生哺乳類中并沒有尾巴分叉的動物,這種說法應(yīng)該屬于謠傳。</b></span></h3><h3><span style="caret-color: rgb(255, 138, 0); color: rgb(237, 35, 8);"><b>比起其它猴類來,金絲猴的確是非常漂亮,特別是川金絲猴,頭頂?shù)恼杏幸黄蚝笤絹碓介L的黑褐 色毛冠,兩耳長在乳黃色的毛叢里,一圈桔黃色的針毛襯托著棕紅色的面頰,胸腹部為淡黃色或白色,臀部的胼胝為灰藍色,雄獸的陰囊為鮮艷的藍色,金絲猴的尾巴和身子差不多長,瘦長的身體上長著柔軟的金色長毛,最長可達三十多厘米,披散下來就像一件金黃色的"披風",十分漂亮。如此耀眼奪目的外衣使它得到了"金絲猴"的美名。</b></span></h3> <h1><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b>朱鹮是稀世珍禽,過去在中國東部、日本、俄羅斯、朝鮮等地曾有較廣泛的分布,由于環(huán)境惡化等因素導致種群數(shù)量急劇下降,至20世紀70年代野外已無蹤影。朱鹮在日本、俄羅斯、朝鮮等地已經(jīng)徹底消失。<br /></b><b>我國鳥類學家經(jīng)多年考察,于1981年5月在陜西省洋縣重新發(fā)現(xiàn)朱鹮種群,也是世界上僅存的種群。此后對朱鹮的保護和科學研究進行了大量工作,并取得顯著成果。特別是飼養(yǎng)繁殖方面,于1989年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孵化成功,自1992年以來,雛鳥已能順利成活。至1995年,我國的野生朱鹮種群約35只,飼養(yǎng)種群有25只,為拯救這一珍禽帶來了希望。目前,朱鹮已近2000只。<br /></b><b>朱鹮又稱朱鷺,是世界上一種極為珍稀的鳥,素有"東方寶石"之稱,被世界鳥類協(xié)會列為"國際保護鳥"。 朱鹮棲息于海拔1200-1400米的疏林地帶。在附近的溪流、沼澤及稻田內(nèi)涉水,漫步覓食小魚、蟹、蛙、螺等水生動物,兼食昆蟲。在高大的樹木上休息及夜宿。留鳥,秋、冬季成小群向低山及平原作小范圍游蕩。4-5月份開始筑巢,每年繁殖一窩,每窩產(chǎn)卵2-4枚,淡青色具褐色細斑。由雙親孵化及育雛,雛鳥約在30天后破殼,經(jīng)哺育約40天后離巢。由于朱鹮的性格溫順,我國民間都把它看作是吉祥的象征,稱為"吉祥之鳥"。<br /></b></span><h3><b><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朱鹮潔白的羽毛,艷紅的頭冠和黑色的長嘴,加上細長的雙腳,</span><span style="font-size: 16px; color: rgb(237, 35, 8);">有著鳥中"東方寶石"之稱。</span></b></h3></h1>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在看完金絲猴回來的路上看了朱鹮圈養(yǎng)基地</b></h1><h3><br /></h3> <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最后來到古鎮(zhèn),對古鎮(zhèn)進行仔細參觀游覽,并爬上了一高處的觀景平臺,看到了整個華陽古鎮(zhèn)景區(qū)的全景圖,其實華陽古鎮(zhèn)就在一個川子里,這里土地肥沃,適合人類生存,也是古代商賈云集的地方,在古代是儻駱古道上的驛站,也有曾經(jīng)的輝煌古鎮(zhèn)。</b></h1><h1><b style="color: rgb(237, 35, 8);">1935年,紅二十五軍曾在此與國民黨陜警備二旅作戰(zhàn)大捷,建立了華陽蘇區(qū)革命根據(jù)地,當年紅軍書寫的9條標語至今猶存,1985年在華陽設(shè)立革命烈士紀念塔一座。在陜南秦巴山區(qū)眾多的古鎮(zhèn)中,華陽古鎮(zhèn)是最富特色的。從宏觀地文結(jié)構(gòu)看,古鎮(zhèn)北、東、西皆高而南低,古鎮(zhèn)位于南端小盆地中。</b></h1> <h1><b style="color:rgb(237, 35, 8);">美麗的華陽,再見!</b></h1><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