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久久性爱|玖玖资源站365|亚洲精品福利无码|超碰97成人人人|超碰在线社区呦呦|亚洲人成社区|亚州欧美国产综合|激情网站丁香花亚洲免费分钟国产|97成人在线视频免费观|亚洲丝袜婷婷

進入羅布泊無人區(qū)拍攝,究竟遇到了什么?(原創(chuàng))

北方蒼狼

<h3><font color="#167efb">攝 影 師 : 北方蒼狼</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撰 文 : 北方蒼狼</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拍攝地點 : 新疆羅布泊無人區(qū)</font></h3><h3><font color="#167efb">拍攝時間 : 2018.04</font></h3> <h3>  我鼓足勇氣決定進入新疆羅布泊無人區(qū)拍攝,既不是獵奇,也不是探秘,只是想完成一個攝影人的心愿。那么,進入羅布泊無人區(qū)拍攝,究竟都遇到了什么?待我慢慢道來,希望您有足夠的耐心,讀完此文一定讓您有身臨其境的感覺。</h3><h3> </h3> <h3>  羅布泊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東北部,西北與哈密市接壤,西南與若羌縣比鄰。一提到羅布泊,很多人都會想到那是一個恐怖的地方,常常把它與死亡聯(lián)系在一起,讓人想而后怕、望而止步?,F(xiàn)在的羅布泊雖然沒有那么可怕,但確實是中國自然環(huán)境最為惡劣的地區(qū)之一。羅布泊是一片有峽谷、有荒漠,地貌特殊、地形復(fù)雜,到處布滿陷阱、兇險無處不在的戈壁灘無人區(qū)。羅布泊天氣變化無常,經(jīng)??耧L(fēng)肆虐、黃沙漫天,晝夜溫差極大,夏季高溫可達70℃。因為無人能深入其腹地,所以充滿了神秘色彩。而今,從衛(wèi)星照片上反映出來的干涸的羅布泊是一圈一圈的鹽殼組成的戈壁荒漠!最低處外形酷似人的耳朵,被譽為“地球之耳”。這只“大耳朵”長約60千米、寬約30千米,其實就是羅布泊東湖的干涸湖盆。</h3> <h3>  歷史上羅布泊并不是這樣,曾是阿爾金山、塔克拉瑪干沙漠、庫魯克山包圍之中的一片水洼,中國第二大內(nèi)陸湖,海拔780米。羅布泊有過許多名稱,有的因其特點而命名:如坳澤、鹽澤、涸海;有的因其位置而得名,如蒲昌海、牢蘭海、孔雀海,等等。元代以后,稱羅布淖爾。"羅布"是古維吾爾語,意為聚水寶地;"綽爾"是蒙古語,意為湖泊。羅布綽爾就是匯入多水之湖。</h3><h3>  早在遙遠的地質(zhì)時代,羅布泊地區(qū)屬古地中海范圍。距今200多萬年前的第三紀始新世后期,由于地殼的劇烈變化,阿爾金山系隆起,原先的滄海變?yōu)殛懙?。第四紀更新世前期,阿爾金山和東昆侖山之間聯(lián)結(jié)地段相對下降,逐步演化成羅布泊洼地的雛型。而后,在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下,原本中央地勢較高的塔里木盆地也由西南向東北發(fā)生傾斜,分割成幾塊洼地,其東北部的羅布泊洼地繼續(xù)下沉,成了塔里木盆地的最低部分和積水中心。發(fā)源于天山、昆侖山和阿爾金山的塔里木河、孔雀河、車爾臣河、疏勒河,以及其他一些季節(jié)性河流的河水,源源不斷地注入羅布泊洼地,匯成湖泊。歷史上,羅布泊最大湖面有5300多平方公里。</h3> 漢朝時期羅布泊曾有一個人口眾多,頗具規(guī)模的古代樓蘭王國,擁有800多年的歷史,是聞名中外的古絲綢之路南支的咽喉門戶,繁華興盛一時。<div>  后來,隨著注入羅布泊的周邊河流流量不斷減少,沙漠不斷侵蝕,羅布泊迅速退化,漸漸干涸。在20世紀中后期因塔里木河、孔雀河下游斷流,羅布泊周圍沙漠化嚴重,湖面迅速萎縮。1972年,最后的450平方公里湖面也被烈日蒸發(fā)得無影無蹤,羅布泊干涸了。</div><h3> 羅布泊干涸后,周圍生態(tài)環(huán)境發(fā)生巨變,草本植被全部枯死,就連防沙衛(wèi)士胡楊樹、紅柳林也成片死亡,沙漠以驚人的速度向羅布泊侵蝕,羅布泊很快和廣闊無垠的塔克拉瑪干沙漠融為一體。除了風(fēng)沙和白茫茫的鹽殼,20000平方公里的羅布泊地區(qū)成了白晝烈日炎炎、夜晚狂風(fēng)呼嚎、荒無人煙的“死亡地帶”。</h3> <h3>  可嘆曾幾何時,煙波浩淼的羅布泊已變成了寸草不生、飛沙走石的茫茫戈壁;繁華興盛的樓蘭古國,也無聲無息的淡出歷史的舞臺,只剩下殘垣斷壁陷沒在風(fēng)沙里,消失殆盡化作了永遠塵封的記憶;盛極一時的古絲路南道,也變成了黃沙滿途、行旅裹足,氣眼沙陷、險象環(huán)生,生物難覓、飛鳥難行的荒蕪之地。</h3><div> 由于羅布泊藏在大漠深處,人們要想靠近它十分困難,有人稱羅布泊地區(qū)是亞洲大陸上的一塊“魔鬼三角區(qū)”。為揭開羅布泊的神秘面紗,古往今來,無數(shù)探險者、科學(xué)家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壯的故事發(fā)生。1980年6月,著名科學(xué)家彭加木在羅布泊考察時失蹤;1996年6月,中國探險家余純順在羅布泊徒步孤身探險中失蹤。如今,探險家科學(xué)家的的冒險探測沒有徒勞。已經(jīng)探明羅布泊地區(qū)有我國最豐富的鉀鹽礦藏資源,羅布泊北部的鉀鹽儲量在2.5億噸以上。</div><div> 我們所能認知的羅布泊無人區(qū),是指哈羅(哈密至羅布泊)公路邊緣數(shù)百公里內(nèi)尚未開發(fā)的羅布泊邊緣地帶,不僅無人居住,而且很少有人涉足。羅布泊無人區(qū),只需你踏入其邊緣百余公里,你就會被它那難得一見的沙漠戈壁的獨特地形地貌所征服和感染。其中大海道、大南湖、小南湖就是羅布泊無人區(qū)雅丹地貌體現(xiàn)比較集中的重要地帶。現(xiàn)在,新疆烏魯木齊和哈密都有專業(yè)越野車隊能夠帶你進入羅布泊無人區(qū),當然領(lǐng)略絕美風(fēng)景的同時,也伴隨著危險。</div> <p>  2018年4月14至21日,來自各地的24位攝影師聚集新疆哈密,在攝影團隊和哈密向?qū)Ъ霸揭败囮?9輛車,含2輛給養(yǎng)車)協(xié)助下,帶著每次只夠兩天兩夜的給養(yǎng),三進三出羅布泊無人區(qū),進行了為期8天的拍攝。8天里,既領(lǐng)略了大漠戈壁的絕美風(fēng)光,也體驗到了羅布泊的兇險。</p><p> 我們的第一個行攝目標是穿越羅布泊南湖大峽谷(學(xué)名:康谷爾斷裂帶)。峽谷位于哈密南百余公里處,與哈羅公路平行很長一段。</p><p> 哈羅公路沿途兩側(cè)戈壁地形復(fù)雜,根本無法進入峽谷,比較好進的地方在哈羅公路120公里處,戈壁灘比較平緩。車隊左轉(zhuǎn)下公路緩行開進戈壁5、6公里,就看到南湖大峽谷了。入谷之后,發(fā)現(xiàn)這段峽谷足有1000米寬,峽谷兩岸并不是太高太陡。干涸的谷底沙丘亂石堆高低起伏,比較平緩的地方也多半是一層薄薄的黑色發(fā)亮的小石子覆蓋著松軟的細沙。峽谷里沒水沒路沒信號,令人感到一派蒼涼、一片茫然。還是當?shù)氐能囮犛薪?jīng)驗,頭車前行探路,其他車全時四輪驅(qū)動,按照編號以不到20邁的速度有序艱難跟進。每輛車間隔距離既不能太近,又不能太遠。太近,前邊車遇到沙陷等情況無法避讓;太遠,掉隊后很危險,沙陷和迷路會讓你在失去外援的情況下無法自救。車輛必須按編號行進,也是怕掉隊不能被及時發(fā)現(xiàn)。車輛時而遇到沙陷,時而沖坡,司機們手持對講機,相互照應(yīng),在高低起伏的谷底緩慢前行。峽谷時寬時窄,兩側(cè)怪異的雅丹地貌時不時地闖進你的視線,讓人感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車隊行進3小時左右,我們選擇了在一處避風(fēng)戈壁灣里安營扎寨,所有車輛首尾相連,把全部帳篷都圍在中間,擋住風(fēng)口,以防大風(fēng)襲擾。</p> <h3>  太陽偏西,我們開始到距離營地一公里以外的一處雅丹地貌地帶拍攝創(chuàng)作。那里被風(fēng)化的成片的雅丹地貌高低錯落,奇形怪狀、形態(tài)各異。像鱷魚、像獅子、像大鳥,還有的像盾牌、像蘑菇、像飛碟,被夕陽渲染成棕黃色,光影里顯得那么神秘,猶如外星世界。進入雅丹群,就仿佛進入了迷宮一樣夢幻。面對這怪異的魅力無限的雅丹群,攝影師們無論是拍攝風(fēng)光,還是拍攝環(huán)境人像的,都忘記了旅途勞累,個個興奮不已,不斷地按下快門,留住那美好瞬間。</h3><div> 因為南湖大峽谷是經(jīng)過億萬年的河水沖刷而形成的,很少有人涉足,所以很有可能撿到奇石彩玉和遠近聞名的南湖硅化木。攝影之余我們就去撿石頭,和我一車的司機老楊就撿到了一段碗口粗的硅化木奇石,質(zhì)地細膩、紋理清晰,十分珍貴。</div><div> 我們在南湖大峽谷不同地帶住了兩個晚上,拍攝兩早兩晚。大峽谷晝夜溫差很大,4月份白天溫度超過30℃度,拍攝時汗流浹背,夜晚氣溫卻陡降至0℃左右,睡在帳篷里鉆進羽絨睡袋,上邊還得蓋上帶去的全部衣服,真是一夜難熬!但大家都拍到了心儀的美景,收獲滿滿。</div><div> </div> <p>  車不走回頭路。歸途中,我們塵土飛揚地穿越一段幾公里的地裂沉陷區(qū),更是危機四伏,令人心驚膽戰(zhàn)。當車輛駛過沉陷區(qū)一條條形狀不規(guī)則、分布不規(guī)律、縫隙在20厘米左右寬窄不等、深不見底的長長地裂時,大家不寒而栗,原本充滿歡聲笑語的車間里,頓時鴉雀無聲,變得死一般的沉靜。大家各自拽緊車把手,心提到嗓子眼兒,大氣兒不敢出,仿佛要窒息。先駛過地裂沉陷區(qū)爬上陡坡的車輛,馬上掉頭等待下一輛車安全駛過危險區(qū),大家無不捏著一把汗。當車隊完全駛過地裂沉陷區(qū)時,大家一片歡呼。細細品味,這一歡呼,回味無窮,飽含著脫離危險區(qū)的慶幸,征服大自然的得意,還有成功挑戰(zhàn)自我的喜悅。 </p><p> 經(jīng)過一百多公里羅布泊南湖大峽谷的成功穿越,使我們感受到了大峽谷的龐大與神奇。住帳棚、吃瓤餅,車輛多次沙陷,盡管穿過環(huán)境極其惡劣,條件極其艱苦,可我們這些攝影師無不為不懼艱難險阻、行攝天下美景的勇敢之舉而感到欣慰。</p> <h3>  我們的第二個行攝目標是挺進羅布泊大海道。古絲綢之路作為古代溝通中西方文明的通道,在人類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一直為學(xué)術(shù)界所關(guān)注。隨著科學(xué)探測和學(xué)術(shù)研究的深入,絕大多數(shù)路段都已被逐漸揭開神秘的面紗,唯獨大海道的具體路線仍然湮沒在歷史的塵埃里。</h3><div> 我們從哈密出發(fā),向大海道進發(fā)驅(qū)車近200公里,一路驕陽風(fēng)沙相伴自不必說。來到大海道腹地,給我的第一感覺是,大海道的地貌特征與南湖大峽谷的截然不同,風(fēng)格迥異。古城堡、海盜船、烽燧、驛站,形態(tài)各異。眾多罕見的雅丹地貌,矗立在戈壁沙漠之中,匯成大海道以土黃色為主的雅丹群。如果說南湖大峽谷的雅丹地貌小巧、別致、秀美,那大海道的雅丹群堪稱大氣磅礴,這里是攝影人的圣境。</div><div> 天剛蒙蒙亮,我便獨自一人背包負重登臨一個大的猶如觀景平臺的雅丹群頂,“一覽眾山小”。遙望東方,天灰蒙蒙的,云極力地掩蓋著太陽,借助微弱的晨光環(huán)顧大海道四周,孤立的、帶狀相連的、層層疊疊有序排列的,形態(tài)各異的雅丹地貌群像映入眼簾,氣勢恢宏,令人嘆為觀止。駐足遠眺,一種空靈感油然而生。那天早上,雖然沒有拍到日出景觀,可我還是被那蒼涼而壯美的風(fēng)景所吸引,在山頂拍攝了許久,矗立了許久……</div>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我們繼續(xù)沿著大海道深入探訪。行進四、五十公里,在一塊發(fā)現(xiàn)有成片紅柳生命跡象的平整低洼地帶安下營來。這里依舊沒有一滴水,這片紅柳有的已經(jīng)枯死,有的借助低洼的地勢,扎根地下二十幾米靠汲取微少的水份,艱難而頑強地生存著。每一棵紅柳的根莖都裸露在地表,盤根錯節(jié)。折斷的枯枝一段一段扭曲著,胡亂地躺在隆起的沙丘上。每一棵紅柳占據(jù)一個沙丘,遠遠望去就像一堆堆荒冢,蒼涼感油然而生,好在遠處城堡一樣土黃色的雅丹地貌還依稀可見,美麗重新走進了我的視線。 </p><p class="ql-block"> 這天晚上吃過馕餅鉆進帳篷,感覺天氣特別悶熱,盡管很累可還是翻來覆去睡不著。大約晚上11點多鐘,帳篷里鉆進來一絲涼風(fēng),伴隨著細細的沙塵。后來風(fēng)越來越大,在耳邊嗚嗚作響,不到半個小時,帳篷就被刮得左右搖擺,大風(fēng)摻和著塵土和沙粒從帳篷兩側(cè)胡亂的灌進來,讓人睜不開眼,喘不過氣來,沙粒時不時無情地抽打在臉上,針扎一樣。我和同一帳篷的隊友都蜷縮在自己羽絨睡袋里不敢動彈,強做鎮(zhèn)靜卻難掩內(nèi)心的恐懼。風(fēng)越刮越大,臨近的一頂帳篷鋼梁兒咔的一聲被大風(fēng)折斷,帳篷瞬間飛上了天。一時間,鬼嚎般的風(fēng)聲夾雜著隊友們隱約的喊叫聲、求救聲斷斷續(xù)續(xù)的傳進帳篷。鐵嶺來的兩位有豐富戶外露營經(jīng)驗的攝影師迅速開始展開救援,挨個帳篷呼叫立即撤離,馬上進入越野車里避險。我的帳篷鋼梁也被大風(fēng)折斷,塌下來的篷布像火苗一樣隨風(fēng)亂舞,來回抽打著我的身體,裹得我透不過氣來。在救援隊友的幫助下,我剛爬出睡袋擺脫裹身的帳篷,腳跟還沒有站穩(wěn),帳篷就連同墊子、睡袋嗖的一下被大風(fēng)吹出老遠,消失在茫茫黑夜的風(fēng)沙里。等我們20多人都撤離到車里,已經(jīng)是凌晨1點多。驚魂未定,狂風(fēng)還在肆虐,越野車被狂風(fēng)吹得左右撼動。借著車燈向外看,狂風(fēng)橫掃著漫天黃沙和石粒不停地從車窗前略過,沙粒打到車窗上啪啪作響。我們蜷縮在越野車里,心里沒底,不知道還會發(fā)生什么,那種未知、不可預(yù)測的恐懼感壓制了往日的歡聲笑語,大家緊張得心提到嗓子眼兒,誰都不做聲……</p><p class="ql-block"> 大風(fēng)整整刮了一夜,我們也幾乎一夜沒睡。昏昏沉沉、似睡非睡、迷迷糊糊的好不容易挨到天蒙蒙亮,風(fēng)雖然還沒有停下來,但風(fēng)力明顯減弱了很多。借著東方泛起魚肚白的微光向車窗外望去,只見我們的露營地上,除了一個液化氣罐、一個裝滿水的礦泉水桶和幾張被大風(fēng)掀翻的鐵腿兒桌子,18頂帳篷連同其他一切附屬物品全都被大風(fēng)掃蕩得無影無蹤,仿佛昨日的露營場景根本就沒有存在過。</p> <p class="ql-block">  我們簡單地清點一下各自裝備,盡快駛離了這片是非之地。后來,我們看到來自司機老楊的哈密當天極端天氣快報,這場災(zāi)難性的大風(fēng)11級,局地陣風(fēng)達12級。我們扎營在大海道里,兩邊都是高高的崖岸,相當于把營地扎在了風(fēng)口上,風(fēng)力何止12級,好后怕?。?lt;/p><p class="ql-block"> 都說羅布泊布滿兇險、<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危機四伏,</span>我想這又是一種應(yīng)驗吧,羅布泊的恐怖真是名不虛傳??!</p> <h3>  兇險并沒有磨滅我們挺進羅布泊的意志。4月20日,這群越挫越勇的“斗士們”準備好行囊、拿起相機,繼續(xù)向羅布泊無人區(qū)進發(fā)。我們這次要到達的地方是羅布泊小南湖,這也是我們最后一個行攝目的地。</h3><h3> 由哈密市區(qū)出發(fā),沿著哈羅公路向羅布泊方向行駛至71公里處,右轉(zhuǎn)下公路進入羅布泊戈壁灘,深入60多公里就可以到達極其美麗的小南湖。由于前一天暴風(fēng)剛過,哈密地區(qū)的天氣還是陰沉沉的,直到下午2點左右,太陽才時不時地露出它的灰頭土臉,而后又一頭鉆進陰云里。攝影是光影的藝術(shù),對風(fēng)光攝影來說,光線尤為重要。傍晚陰晴難料,給攝影人的內(nèi)心蒙上了一層陰影。我們下午1點出發(fā),下哈羅公路之后,奔往小南湖的一路盡是茫茫戈壁灘,車輛一會兒爬坡,一會兒駛下十幾米深寬寬的溝壑,一會兒又一頭扎進鍋底一樣足有一兩平方公里大小的戈壁坑里。車隊摸索著前行,茫茫戈壁一望無際,加之陰天,車隊左突右轉(zhuǎn),沒有經(jīng)驗的根本分不清東南西北。為了應(yīng)對較多的沙陷及沖坡兒,每輛車都把輪胎放掉一半氣兒,來增大與地面的摩擦面積。車輛一路顛簸,一路暴土揚長,有時后車完全籠罩在前車駛過泛起的煙塵里,能見度不足5米。</h3> <h3>  經(jīng)過三個多小時的戈壁灘奔襲,我們終于在下午五點多鐘趕到了羅布泊小南湖。小南湖分為東、西兩個坑區(qū),之間相距5公里,我們先到達西坑區(qū)。西坑區(qū)約兩平方公里大小,呈南北長、東西窄的腎形分布。站在戈壁山梁兒上往西南方向看,坑內(nèi)沙地上一個個不規(guī)則的長條形的砂巖,就像一艘艘大小不一的船只航行在沙海里;東北方向坑內(nèi)沙地上則是密集地分布著突兀的砂巖,像城堡、像哨兵,在這塊荒涼又美麗的土地上矗立千年、守護千年。好在接近傍晚時分,天氣有所好轉(zhuǎn),太陽隔著薄薄的云層憨笑著,時而探出頭來,把微弱的光線有氣無力地投在大地上,讓我們得意地記錄下這絕世的風(fēng)景。</h3><h3> 天黑之前我們趕到了東坑區(qū)宿營地。這一夜沒有大風(fēng)襲擾,天氣漸晴,半夜已是繁星滿天。我跟著兩位云南的攝影師出去拍星軌,近乎一夜未眠。后來回到家里發(fā)現(xiàn),那天夜里拍的片子,張張布有好多細小的沙眼,根本不能用。都是白天幾次更換相機鏡頭惹的禍,害得我挨冷受凍,在外邊白白蹲了半宿。</h3> <h3>  要拍好風(fēng)光,就要趕在太陽升起之前到達理想拍攝點。天剛蒙蒙亮,我就起來察看地形選擇拍攝點,隨著太陽的升起,在不同的拍攝點不停地按下快門。同時也發(fā)現(xiàn),東、西兩個坑區(qū)地貌風(fēng)格截然不同,如果說西坑區(qū)的景觀是純靜嫵媚,那東坑區(qū)的景觀堪稱渾然大氣,風(fēng)蝕的砂石不再突兀,密集的線條層層疊疊、盡情延展。拉伸的剛勁有力,邊緣像鋸齒一樣鋒利;彎曲的圓潤唯美,時而隆起時而凹陷,看上去就像凝固的海浪。遠處的巨石像小山兒一樣被朝陽映得通紅。再遠處是更高的沙山,曲線畢露,與巨石剛?cè)嵯酀?。盡管我們只是在小南湖拍攝了一早一晚,可大家收獲頗豐。小南湖的美景令人難忘。</h3><div><br></div><div><br></div><div> </div> <p class="ql-block">  最后綴上幾張沒做后期的毛片兒,讓朋友們感受一下羅布泊戈壁灘的廣袤與荒涼。有時越野車陷在戈壁沙地里,就好像陷入囚籠的困獸,前闖后闖左突右突怎么加大油門也掙脫不出那塊地兒,而且越陷越深,只有通過別的車輛遠遠的用繩索來拉,兩車齊心協(xié)力才能解困。遇到飛沙走石的12級大風(fēng),也不是什么稀奇事兒,真的足夠“喝一壺”的。所以,僅一兩臺越野車干脆進不了這沒路、沒水、沒信號、沒有任何參照物,又漫天黃沙、危機四伏的羅布泊。</p> <p class="ql-block">  結(jié)束羅布泊無人區(qū)拍攝已經(jīng)一個星期了,但羅布泊帶給我的震撼,讓我久久無法平靜。這種震撼,一方面來自羅布泊目之所及的雄渾和壯美。烈日、大風(fēng)、沙陷和近百里沙塵飛揚、不見人煙的茫茫戈壁荒漠,仍然充滿謎一樣的誘惑;另一方面是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和卑微。戈壁荒漠的廣袤與滄桑帶給我一種直抵心靈的呼喚,那是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是靈魂被洗禮后沉淀的對生活的熱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北方蒼狼</p><p class="ql-block"> 2018年勞動節(jié)</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zit.org.cn/3h6o042j?share_from=self" target="_blank">2021“十一”黃金周羅布泊風(fēng)光攝影團開始報名</a></p>